close

 

馬斯洛《人類動機的理論》

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大師馬斯洛1940代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

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發表了《人類動機的理論》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自我實現的需求

求知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社會承認的需求)

社交的需求(社會關係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身體基本需求)

 

需求層次理論(英語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國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是研究組織激勵motivation)時應用最廣泛的理論。

1.1 生理需求(活得下去)

1.2 安全需求 (活得安定)

1.3 社交需求(活得開心)

1.4 尊重需求 (活得體面)

1.5 自我實現需求 (活得極致)

1.6 超自我實現

他在去世前一年(1969)發表一篇“Theory Z”文章,反省原先所發展出的需求理論後,提出了第六階段「最高需求」。他用不同字眼來描述這新加的最高需求,諸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天人合一、以及「高峰經驗」、「高原經驗」等都屬於這一層次。

人本主義心理學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哲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

人本主義和其他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不少治療師如羅哲斯馬斯洛等,都認為精神分析學派過於強調病態的行為和過於以決定論作為人的價值基礎,缺乏了對行為的意義、正面的成長和發展的探索,因此決意創立一個全新的心理學取向,藉以強調正向的心理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價值。

同時又加入了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強調自由、個人決定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馬斯洛提出的需要階梯自我實現等理論。

羅哲斯提出的個人中心治療同理心等治療理論,他亦在人本主義的治療中特別重視治療師必須要有三個成分:真誠一致、無條件正向關懷與同理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