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殯葬文化的省思

 

        台灣傳統社會的喪葬儀式充滿著濃厚的鬼靈崇拜與祖先崇拜的信仰融合,延續漢民族文化思想,並且夾雜著各種價值系統的世俗化與變革化,台灣現代的喪禮成為特殊的社會活動,一般人利用它來別親疏、顯貴賤、表彰功德等,這些作法都是文明時代才有的產物。

 

        以前出殯奠禮最受重視的是子孫、親戚的家奠禮,所有家屬在此最後生離死別中行三跪九叩之禮以展孝思。現在的喪禮則以家奠後的公奠最受矚目,家奠往往草率收場,將主要時間留給隆重的公奠禮。不論家屬或親友皆以其公奠場面大小,參與致意者的官位高低,作為判斷喪家子孫社經地位及人際關係良窳的指標。

 

喪禮的本質就是「孝」,現今「孝」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已經成為一種值得誇耀的榮譽,在執行喪禮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嚴重的偏差,人們把表現孝道的方式與崇尚奢侈浪費的風氣結合在一起,認為「孝」就是要在喪葬祭祀中用豐富的物質與龐大的儀式來表現,刻意把「孝」給做大。

 

今日台灣喪葬禮俗最大的亂源,不單是葬儀業者有意誤導或任意添加,民眾的無知或強不知以為知,在在顯示出殯葬教育的缺乏。目前一般人由於對死亡的忌諱,不願去正視死亡的相關議題,造成從小學到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完全未涉及死亡及殯葬的相關課程,使得人們對於死亡的概念與死後殯葬儀式的意涵及處理方式,完全毫無概念,只在事件發生後,聽從葬儀業者及相關人員的指示辦理,沒有有自主的想法。

 

殯葬改革必須長期從教育落實及政令宣導上著手,以達到「美化治喪環境、提倡簡葬及潔葬、減少民眾治喪花費、徹底改革殯葬文化」的目標。

 

未來可將殯葬教育納入到生命教育的課程範圍中,教導人們對喪葬禮儀的本意有基本程度的理解,喚醒民眾對喪葬禮俗的關懷與認知,以莊嚴肅穆且對往生者之生命尊嚴,做最完美的呈現,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