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

 ── 傅偉勳 教授

教授堪稱台灣生死學之父,自美歸國將國外研究已久的生死學與生死觀,帶入國內教育從未觸及的學術體系之中,引領國人探究生命與死亡的神秘世界,開啟生命教育與死亡教育的大門,現就以傅教授在生死學的一本經典著作,揭開生命的奧秘與死亡的神秘面紗。

    人對於死亡的懼怕,是由於對死亡的無知。

從有人類文明以來,生與死總是環繞在人們四周,與生活息息相關。悅生懼死,向來是一般人的習性,在生命歷程中,除生活上的酸甜苦辣外,更須面對生老病死的生命現象。上帝給人們最公平的兩樣東西,一個是時間,每個人每天都擁有二十四小時;另一個就是死亡,只要是人,便難免一死。生命的意義及生命價值的創造,是個人在成長目標的擬訂,對生命的責任,努力完成人生的使命。

生命的存在及意義除了物質的表徵外,更重要的是知識的文明及精神的內涵。傳統教育中,向來把焦點放在成就的發展上,重視功成名就,強調成功的方法、經驗和表現,對於死亡教育一向忽略。一般人們大多不知珍惜生活和生命之美,忽略人生意義真諦的探究與體驗。傳統思想中,讓死亡帶著陰森及忌諱,教育體制中長久以來視死亡教育為畏途,但人生的終極目的地即是死亡;有生必有死,有死方有生,生是死之始,死是生之末;死亡的尊嚴,是人生最終的光明面,認識生與死的真正意義,才能尊重生命,關懷死亡。

  

書中傅偉勳教授提及「死亡的品質」問題,傅教授以哲學的觀點敘述所謂「死亡的尊嚴」為:「面臨死亡時感到此生值得,問心無愧,且有安身立命之感,免於恐懼及絕望,死得自然,無痛苦,有親屬及友好在旁給予人間溫暖。」書中闡明各宗教及儒道學說對於生死觀與超克的進路,讓人不僅對各宗教在生死的論點上的認識與理解,對於「實存」的「終極真實」有更深層體會。對於現代人在功利主義的現代生活中,所造成精神疾病,也提供了明確的方便法門,雖西方及日本在精神治療上,不見得完全適合台灣社會之所需,但也提供一個理論的發展基礎,待現在的精神醫學有志者深耕的一畝良田。

對於死亡尊嚴的覺醒,如何維繫生命的尊嚴,所創生出來的便是臨終關懷的思維。雖臨終關懷的發展,對傳統醫護造成一股強大的衝擊,否定現代醫學的能力,我們需要徹底更新觀念,自覺地進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實施臨終關懷的一項重要內容,還包括對臨終病人及其家屬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於幫助瀕死病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學習“準備死亡,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臨終病人家屬進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他們適應病人病情的變化和死亡,幫助他們縮短悲痛過程,減輕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它屬於死亡教育的一部分。對生命質量進行醫學評價,並將評價結果應用於治療方案的選擇中,這是生命倫理學在醫療實踐中的一項具體應用。

 

 

臨終照護牽涉到一般性之醫療及護理照護之行為,國內學者大多以癌末之安寧與緩和醫療來作為生死學重要之議題,臨終照護與安寧緩和醫療相同之處,皆必需給予臨終者所需之關懷及照護,在藥石罔效之下,不給予侵犯性之治療,僅給予生命維持及疼痛之降低。然安寧緩和醫療之臨終病人,多有預期性之日程,然臨終照護則泛指所有即將面臨死亡之終極照護,其期間或短或長、或預期或不預期,應皆屬此一範圍。自醫生宣布其死亡將屆至其生命終點之此段時程,所給予其醫療上、精神上、物質上等需求,並給予正確性之生死認知及教育;在此期間,臨終者、家屬、醫護人員無時無刻在與時間賽跑,協助臨終者度過臨終前的五個階段,儘可能讓臨終者得以尊嚴的過往。在此期間,除臨終者需經歷一段艱苦之心路歷程外,其家屬及護理人員之內心亦須經歷此一番煎熬,協助臨終者有所尊嚴的度過其最後之人生旅程。

台灣近半世紀以來,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皆有長足的進步,已躍入已開發國家,但在生死學等相關學術中,仍然十分落後。近年來,由於生死學受到傅偉勳教授的啟發與相關學者的重視與努力,勉強稱為開發中國家,這都是因先前的陳舊思想留存所導致的教育政策,刻意避諱面對死亡問題的不健全心態所致。

 個人認為真正生死的意義應為「不強迫死,亦不強迫生。而生命的尊嚴,應從出生起直至死後,皆能符合身為人的品質。」

一、不強迫死就是沒有一個人有剝奪自己與別人生命的權力,不強迫生就是生命有其定數,無須在死前一味的利用科技的醫療技術,將人折騰的不像人卻又死不了,毫無生命的尊嚴,更遑論死亡的尊嚴。生自然可喜,生命之所以神聖,在於每個人擁有其自有生命的主宰,雖不能決定如何生,但可決定如何活、如何死。但如何死的權利,大多數的中國人卻捨棄,將它留給後世子孫來幫他決定,造成死前的無所不用其極、竭盡各種手段的搶救(或者說是為延續無意義的生命)才算是孝,反之則為不孝。如此對於「孝」的誤解,讓多少生命無法享受「壽終正寢」的死亡尊嚴,也造成多少「肝膽俱裂」、「含恨而終」的人倫悲劇。這也說明了傅教授所說的:「現代工業社會裡個別死亡特有的孤離性,非社會性,甚至非人性。」

二、為何提出生命的尊嚴不僅止於死亡,而是死後呢?中國社會的傳統思想以儒家為主流,儒家提倡孝道,以“孝”為基點,同時以“禮”為核心,把“孝”與“禮”結合在一起。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儒家把“事死”和“事生”相提並論,如《中庸》說:“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備矣”。因此事死如事生、慎終追遠的祖先祭祀,更是展現出中國傳統思想對於生命的尊崇。從現世肉體存在時盡孝,死後轉化為精神存有的追思,民德歸厚即是仁孝倫理的極致展現。

人生哲學最核心的議題就是所謂的「終極關懷」,亦即關係著生命意義的安頓、人生理想的建立等問題。

 

哲學家海德格指出:「人是一種面對著死亡的存在。」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標在那裡?這些是關係著每個人如何安生立命的重要人生課題,也是生命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生與死,概念看似對立,卻彼此依存。宗教讓臨終者了脫生死,超越生死至涅盤上。「逃避死亡的話題,只會使自己更遠離生命本質的真象」(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仁波切提醒:「人們唯有真正地面對死亡,也就是真正地面對自己時,才會真正盡力去生活」。

人越是對死亡無知,就越會在死亡線上掙扎痛苦;透過對死亡的瞭解,會使人更懂得珍惜人生,更知道生命的意義、責任和人性的慈愛之美。只有深知死的意義的人,才有智慧和勇氣去承擔一切的挑戰和痛苦,而讓自己活的有尊嚴,死的有尊嚴。我們應該認清生必有死的生命現象,我們對生死的探索,就是要活得有意義,死也安詳自在。

 

還好有死亡,否則人生何需努力?一切可以無盡期地拖延!在現代醫學發達的成就下,生命的量增加(壽命延長),而生命的質是否向上提昇?亦或是受外在的功利引誘而向下沉淪?當必須說再見的時候,才會發覺生命中許多珍貴的愛與情,數不盡的天恩人惠值得感謝。讓我們換個角度,從生命的終點往回看,剩下這些年,你想怎麼過?重新審視現在生活、工作、與他人關係、對可見未來的自我期許,哪些值得繼續?哪些該重新調整?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