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殯葬文化學期末重點 II 王智宏老師提供

第六章~第八章 王智宏老師提供
第6章 信息溝通的喪書文化
第1節 殯葬的語言與文字系統
一、殯葬的溝通媒介:語言與文字
(一)殯葬的具形文化器物與禮儀活動,是要經由抽象的語言與文字來作為傳達的媒介,用來交通人們共有的生死信仰與處理死亡的行為。
(二)喪書文化是同時包含語言與文字的表現型態,在殯葬過程使用的語言與文字,都可歸納在喪書文化中。喪書是在殯葬活動中集體依循與溝通的信息系統,在社會的交際網路中起著重大作用。

二、最後的叮嚀:遺囑
(一)遺囑是臨終禮時重要的喪書形式,是對生命終程的最後規劃與交待,大多在臨終時清醒下,囑付身受各事應如何處理。可採口頭表達他人代寫;也可自己書寫。遺囑是臨終者接受死亡的憑證,告別親友的最後表白,也可能是臨終者最後的語言與文字。
(二)遺囑大多包含四項課題:1.對子孫的訓誡 2.對家人的指點 3.對遺產的分配 4.對後事的安排。
(三)依民法規定,遺囑可分為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與口授遺囑,遺囑不僅反映個人財產的繼承,也期待自己未完成的願望能有人代為完成。

三、死亡的稱謂:謚號與避諱(喪禮服務學科)
(一)對亡者的稱謂有不少語言與文字上的禁忌,如謚號、避諱等,是一種較早訴諸文字的喪書文化,起源人們對死亡稱謂的禁忌心態,一般習慣不能直接用死,遂發展各式替代字。對亡者也不能直呼其名,產生了諱名的謚號(諡號)。
(二)謚號是封建社會的特殊喪書文化,一來表達對亡者諱名的禁忌,二來由死後蓋棺論定有助道德教化,有助道德教化(可鼓勵是要百世流芳或遺臭萬年)。但最重要的是因死者為大,要揚功諉過,卻造成虛謚或濫謚。
(三)傳統社會在文書應用遇到避諱之字時的三種處理方式:1.改字法,以諧音字代替 2.空字法,空而不寫或以某以諱代替 3.缺筆法,避諱之字最後一筆不寫。

第2節 祭祀追悼的應用文書
一、誄辭、哀辭、墓誌銘
(一)誄辭是古老的哀悼文體,是配合賜謚禮儀而來的宣讀文體,專門用來表彰亡者功德的文章,其結構可分前後,前段是主體在於榮始,敘述德性與功績;後段表達祭者的哀傷,簡潔扼要,稱為哀辭。
(二)墓誌銘又稱碑文或墓記,是誄辭的旁支,盛於魏晉南北朝。文體大多分前後,前段敘述生平事蹟又稱志文;後段是韻文的頌揚又稱銘文或辭。志文的三結構:1.亡者的姓名、字號、世系、爵位、生年等 2.行事、功德等事蹟 3.卒葬的年月與子孫大略。

二、弔文、唁文、輓聯
(一)入殮停殯期,前往喪家慰問與祭拜稱為弔喪或覓喪。在亡者靈前以言語發出感念追懷之情稱為弔詞;以文字的喪書型態表達稱弔文。若以言語安慰喪家節哀順變稱唁詞;以文字的喪書型態表達稱唁文。
(二)弔文其辭以質直無華為佳,要合情達理,不能虛情濫造,在哀傷的追思中還要合乎正道,若無發自內心的問終之辭,則弔文能免則免。
(三)輓聯可視為弔文的一種,是由古代輓歌演變與發展,最初以詩詞歌賦來傳達對亡者的悼念之情,後代以對聯方式表達。後來又從輓聯演變為輓額、輓軸、輓幛等。

種類 內容意義
弔文 為亡者追悼與憑弔
唁文 安慰喪家
輓額 將嘉勉文句寫在宣紙並加框裱裝,懸於靈堂之上方
輓軸 將嘉勉文句寫在宣紙不加框直接捲起或摺疊
輓幛 以六呎長四呎寬綢緞布,上書輓詞,多為機關、公司,社團致送。
輓聯 長八尺寬一呎半,古代輓歌的變體之作,用來哀悼亡者的聯語,採對聯的文學形式書寫在白布上

三、奠文、祭文
(一)在奠禮中誦讀追悼亡者的文章稱為奠文;因頌讀者不同可分家奠文與公奠文。在出殯後的祭祀儀式稱為祭,在葬後祭禮悼念亡者的誦讀文章稱祭文。最重要的是真摯的情感,不必花俏華麗不切實際。
(二)現代的奠文與祭文已有常用格式,第一段常以「維」字開頭作助詞或發語詞,接著指出頌讀奠文或祭文的時間,以及誰來祭拜,備何種祭品。最後多以「伏維尚饗」指出備有珍饈共亡靈享用。

第3節 殯葬的文書運用
一、訃聞
(一)在殯葬活動中將亡者逝世消息通知親友稱為報喪禮。訃聞是用來通知親友來參加出殯奠禮的報喪文書。其發送以親友為主,不宜濫發文。訃聞的格式與用字有固定用法,不宜隨意更動,更要避免錯誤用法。
(二)訃聞的書寫重點:
1.對亡者的稱謂 2.發訃人的身分3.對家屬的排序4.特殊專業用語
(三)訃聞的注意事項:
1.對方職銜稱謂姓名寫在框內 2.稱先生或女士,不可同時寫先生夫人
3.職務與頭銜可直接寫 4.不可寫收或啟 5.母喪時,舅父之訃聞要由孝男親送
名詞 意義
顯考 子女對已逝父親的尊稱,與其年齡
顯妣 子女對已逝母親的尊稱,與其年齡
公 對年長男性尊稱,接在姓氏下方
母 對年長女性尊稱,皆在夫姓下方
諱 加在已故男性長輩名字前,因晚輩不能直呼長輩名字
閨名 加在已故男性長輩名字前,因晚輩不能直呼長輩名字
夫人 古代稱一二品高官的妻子,現今用為對他人妻子稱呼,加在女性娘家本性之後
孺人 古代稱七九品官的妻子,現今用為對老婦人尊稱
時間 現代化訃聞以國曆為主農曆為輔,基督天主教以主曆為主
壽終 在家終老男性壽終正寢;在家終老女性壽終內寢
年齡 以虛歲計算,未滿30為得年,30-60為享年,60-90為享壽,90-100為享耆壽,100以上為享嵩壽
護喪妻 古代夫歿妻自稱未亡人,現代因有性別歧視更改之
隨侍在側 往生者在嚥氣前後,家屬在其旁陪伴、照料與助念
親視含殮 飯含:古代將糧食和玉珠等放入死者口中;殮:子女幫亡者專壽衣
尊禮成服 亡者大殮後,晚輩依其血緣親疏著孝服
停柩在堂 入殮後將靈柩停殯在自宅中
豎靈在堂 將遺體送館冷藏後,將魂帛設在喪宅供親友弔唁
發引 前往,目的安葬或火化
叨在 置於主文最後,有叨擾、打擾、懇請意思
姻親戚友鄉寅 姻親戚友鄉寅之誼
哀此訃聞 以哀傷沉痛的心情向各位報告此不幸消息
反服父母 現代指父母健在,子女先亡
不杖期夫 妻亡,父母一人健在
杖期夫 妻亡,父母皆不在(可以盡量悲傷到拿拐杖)
承重孫 父先亡,祖父母亡時,由長孫擔任治喪
族繁不及備載 亡者家族的子孫眾多,難免有遺漏姓名者
示喪 喪事發生時在喪宅門口貼示喪文書:嚴制、慈制、喪中、忌中
魂帛 又稱靈位牌與佛教稱蓮位,正面中間書寫亡者稱謂與姓名,兩旁或背後寫生卒日期
魂幡 招魂幡用來招請亡魂,以白布製成,書寫亡者姓名及生卒日期及祝禱文
碑文 寫在墓碑上的文字
銘文 寫在骨灰罐的文字
以上四種須按照生老病死苦排序撰寫

三、司儀
(一)殯葬司儀負責奠禮儀式,責任重大,多由資深禮儀師擔任,造成禮儀師與司儀有分流現象,有些司儀只負責奠禮儀式,不參與其他喪書的執行與撰寫。
(二)殯葬司儀的能力:
1.知識:殯葬禮俗知識(喪服穿著)、殯葬文書
2.技巧:流程掌控、情感投入殯葬語言
3.協調:溝通各地宗教與家屬
4.創新:保留禮義精神,研發禮儀。
(三)其他應具備涵養
1.強烈生命關懷 2.重視職業道德倫理 3.禮儀文化傳承4.殯葬語言使用

四、現代的喪書文化
(一)隨著時代的變遷,語言與文字也隨之更易,傳統喪書不可能一成不變,須適應時代調整與轉化。遺憾的是當今社會,人們不僅不重視外在形式的禮儀表現,也否定內在文化信念與價值。
(二)喪書不只要繼承傳統內涵,更要創造符合現代語言需求的文字型式,積極從事語體式的祭文與訃聞的創作,豐富當代喪書的文化內涵與型態,經由語言文字的經營,對治現代人庸俗化與物化的處世心態,推動新的人際關懷的生命教育,貼近自我生命型態,理解與關懷生命本質,進而探求生命存有的內在價值。

第7章 洞察生死的信仰文化
第1節 原始社會的生死信仰
一、靈魂觀的生死信仰
(一)原始社會後期的殯葬文化已高度成型,從目前出土的考古資料,此時已有講究的墓室及精美的棺槨與隨葬品,可推測先民籌備喪事的熱絡情形。在殯葬的實物與操作上,早有完備的生死信仰體系,已能深刻認識死亡與生存的關聯性,不僅決定個人的人生軌跡,也決定社會的集體生活法則及時代的文明軌跡。
(二)但隨著人們長期面對死亡挑戰,加強對超克死亡的思想建構,有四條途徑: 1.借助於將自然邏輯引入人類生命意識,作出死亡-復活的擬構。2.在圖騰的觀念中,以圖騰的綿長延續,以祖先在子孫身上的復活,克服個體的死亡。 3.以化生觀念為基礎,將死解釋為轉形,即轉化為另一種生命形式 4.靈魂的不朽與轉世。
(三)以上四種思想途徑即是原始社會生死信仰的觀念來源,是人們長期自發性精神活動的累積,是集體性挑戰死亡而來的永恆期待,肯定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可經由靈魂的精神形式來交接宇宙的無窮生命,這種信仰能滿足人們生存的需求,將對死亡的恐懼轉變為對生命永恆的追求。

二、生死信仰的內在本質
(一)生死信仰是人類經數千年甚至上萬年對生存條件與存在意義不斷探尋下的意識與觀念系統,是集體共有的文化意識與精神生活,是具有高度遍在性與流傳性的信仰系統。生死信仰最核心的課題應是對人性本質的探尋,從靈魂的觀念追溯人性的意義內涵與存有價值。
(二)生死信仰的重點是跳脫出生死的形式,理解到人性的生命本質,此人性是超越出物質形態的精神存有,是人們克服死亡與超越死亡的動力所在,能指引人們在有限的肉體形式中領悟無限的存有,開啟出類同於宇宙法則的心靈境界。
(三)生死信仰可視為人性本善的實踐體系,是緊扣在對人性的反思與體證的精神活動,視人的生命是維繫在人性向善的永恆價值上,死亡不是生命的最後結局,而是回歸人性的自我覺醒,將人昇華到宇宙無限存有的境界之中。

三、生死信仰的外顯作用
(一)生死信仰可說是殯葬禮儀的體,或者殯葬禮儀是生死信仰的用,二者有緊密結合的關係,殯葬禮儀的操作與實物型態完全來自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顯示各種外在具體的殯葬行為都是由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加以支配與實現,若缺乏生死信仰就無法產生各種具體而微的殯葬文化。
(二) 殯葬文化的源頭是在深層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上,從對生死的觀念建構發展出各種繁瑣的喪葬活動與禮儀規範。殯葬禮儀不單是集體約定成俗的社會行為,更能彰顯生死信仰深層的意識型態,深受各種價值觀念與操作與導引,支配著人們殯葬的社會與精神活動
(三)墳墓是生死信仰中最具體的實物型態,能跨越歷史從原始社會存留至今,是考古發掘最豐富的遺產。顯示生死信仰在史前社會已大為流行,以墓地埋葬的方式區別生者與亡者不同的活動世界,發展出安葬亡者的殯葬禮儀。
(四)最能彰顯生死信仰的還是各種殯葬禮儀活動,在原始社會喪葬已是重要的習俗活動與文化行為,相當重視送死的禮儀過程,甚至將整個過程加以程序化與系統化,從出土的墓葬遺址,史前的葬禮已極為講究,可推測出當時的喪禮相當隆重與莊嚴。
(五)原始社會的生死信仰不是要否定死亡,是教導人們從死亡超拔出來,喪禮雖是為亡者規劃的儀式,將其靈魂順利送往另一世界滿足永生盼望,但真正目的是為生者制定的禮儀操作系統,是按照生者集體性的生死信仰的行為規劃,著重在消除死亡帶來的種種生存衝突現象,以綿密繁複的喪禮儀式來調節生者的情感,重建整體和諧的存在關係網絡。

意義 生死觀
生死相續 人的生命與天地萬物有著同樣的內在本質,相信人的生死與自然的生滅是同態的結構,是生生不已的循環作用 如莊子:死生如晝夜 在中國古代的變形神話,人與動植物之間可互變。將人的生命融入到天地萬物的存在中,生死只是生命變化的律動,其本質可永續長存
死而不絕 生命不會因死亡而結束,反而可已不死。此不死的意義是:1.強調身死而心不死的精神存有 2.個體的生命雖死亡,但家族的集體生命卻源源不絕
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當肉體無法保全時,渴望從靈性可常存,精神性的生命可永在,在道家、道教與儒家的傳承下,是傳統社會的文化信仰
以生制死 死亡已是無法避免,轉而致力於「論生不論死」的修持,以造就自身生命的內涵與意義來克服死亡的威脅 如預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以生制死是人們超越死亡的對應行為,在原始社會已由英雄神話的傳播,強化人自身對應自然與社會的英勇事蹟,有著足以決定戰爭勝敗與存亡的能力,進而相信以自身的覺醒力量來制服死亡的威脅
以死教生 對亡者而言一切都將消逝;但對生者卻是生死離別的臨界點,有對生的渴望與死的恐懼,需儀式來調節情緒。將亡者送到彼岸,可重建雙方和諧,具有以死敎生,及承先啟後的生命承擔 死亡是人生必經過程,也是生命教育最好時機,傳遞以死敎生的生死信仰,在集體性的禮儀操作下能各安其位

第3節 各種生死信仰的加入
一、道教生死信仰
(一)道教對傳統社會生死信仰想像最大的是其特殊的法術文化,主要有三大系統:養生之術、占驗之術、役使鬼神之術。
意義 內涵 實例
養生之術 主要可分外服(外在服食術,以服用藥餌以求延生與長生)與內鍊(針對體內精氣神的各種鍛鍊方法)兩大類 以精神內守的方法來提昇肉體的生命作用,在形神合同的神聖體驗下證得長生之道。從肉體的養生保健來領悟與超越生死 秦始皇命徐福求取仙丹妙藥
占驗之術 強調天人相互感通的神聖經驗,肯定天地萬物的運行法則,與人體的吉凶禍福是相對應,可經由各種象術符號推演 增強傳統社會生死信仰的文化內涵,肯定人具有感通天地的超驗能力,能安然渡過各種生死的關卡,引進神聖力量保障生命的存有 孔明夜觀星象,星隕落知命不久已
役使鬼神術 提昇人與鬼神相通的生命型態,強調人可憑藉方法召請鬼神,助人消解災厄 強化人們應對生死的調適能力,以召請鬼神化解生存災禍,除養生外也有送死的意義,實踐濟生渡死的存有關懷 觀落陰、乩童降乩

二、佛教生死信仰
(一)佛教對眾生的存有關懷是建立在其獨特的生死信仰體系上,最核心的是輪迴的生命觀,強調靈魂不死外還會不斷地投胎轉世,依各自的善惡之業流轉與天、人、阿修羅、畜牲、餓鬼、地嶽等六道,面對無窮無盡生死輪迴之苦。
(二)佛教認為生是苦死也是苦,是處在剎那不息的遷流變化中,開啟苦海無邊的生死歷程,此歷程有四: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1.生有:靈魂受胎投身時的最初一剎那身心 2.本有:從出生到瀕死的全過程
3.死有:臨終時的剎那身心 4.中有:從死後到再生之間的過渡神識
(三)佛教這種死而再生的輪迴觀,主要教導眾生不要執著有形肉體的生命,認為人的生命是四大與五蘊的因緣聚合,由無明為緣造業受果,造成生死輪轉不息的現象。
(四)佛教的輪迴生命觀只是現象的描述,其目的是救助眾生永離生死輪迴,證得一切煩惱與存有諸苦的涅槃境界。佛教要人擺脫對有形肉體生命的執著,體證解脫生死的究竟之道,契入本空無我的生命境界。
(五)佛教將種種修持方法歸結為戒定慧三學。
1.戒:對自身行為的要求,致力於身口意的自我清境
2.定:對身心更深層的精神鍛鍊,致力於思慮或感知的集中與淨化
3.慧:心靈境界的啟發與開悟,已能參透宇宙真諦與人生實相
(六)佛教對民眾的生死關懷,主要透過道場法會的懺悔儀式,在佛前發露自己的罪業,進而要求自己修行諸善與永息惡業,可在親近佛的法身中來開啟自身清靜的本性。常被民眾運用在治療疾病、祈求幸福、追薦亡魂與度厄解困等現世利益上,導致民間各種懺悔、消災與度亡法會盛行。

三、基督宗教生死信仰
(一)認為人有肉身與靈魂,肉身會消耗盡了死亡一天;靈魂是精神源自上帝,原本是不滅,可以直接返回上帝左右,但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犯了原罪,從此在人間受生存的苦難,在臨終時靈魂要受上帝審判,依在世所行善惡判定賞罰。
(二)不認為死亡是生命的最終結局,反而可從肉體與欲望的束縛中超越出來,靈魂可因信仰基督與上帝,經由死亡的過程,從有限的生命過渡到永恆的生命。
(三)基督教為了印證人與耶稣的永生恩典,主要有二種象徵性聖禮:
1.洗禮:是死而復活的象徵,是人們信仰耶穌的承諾,有出生入死的意義
2.聖餐:印證永生之實在的象徵,以麵包來象徵基督的肉體,以葡萄酒象徵基督的寶血,在儀式中象徵人們分享上帝的實在生命,可跨越死亡界線永遠與主連結
(四)基督教對臨終者也有象徵赦罪的聖事儀式,稱終傅聖事,可以使臨終懺罪的人因耶穌的恩寵而得救。為臨終信徒抹油祝福,象徵其靈魂被耶穌拯救,是由神父或牧師為臨終者抹主教施福過的聖油,在臨終者的耳目口鼻與手足,唸誦經文祈禱,奉主之名來赦罪,然後施以聖餐,象徵基督進入其體內,引領進入上帝國度得永生。

三、當代各種生死信仰
(一)在當代如此複雜的社會,生死信仰必然會有多重的累積與會合,不易保有原本純粹的文化,民眾可各自依生存環境與文化教養來重組其生死的信仰理念,呈現多樣分歧的殯葬行為模式,展現各自分立與多重操作的文化系統。
對生命認知 代表人物 意義
唯心
主義 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人的靈魂是獨立於人的肉體而存在,是高貴不朽的,肉體會死,靈魂可托生於別的生物體中
唯物
主義 赫拉克利特、德莫克利特、依壁鳩魯 人與萬物都是原子的運動,一旦死亡,一切事物也都隨之毀滅,靈魂不可能獨立存在

(三)各種西方的生死信仰體系也對傳統社會造成不少影響,其中唯物主義衝擊最大,尤其馬克斯主義的歷史唯物論加上無神論的學說,否定靈魂的存在,不承認任何超自然神祕力量,強調人的活動是最高與最終目的。這種勇於面對死亡的觀念有正面價值,但也否定各種生死信仰的根本價值,導致人們只關心物質的肉體生命,忽略精神性的信仰價值。
(四)存在主義主張「存在先于本質」,認為人的生命就在於存在的自我創造,人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對自己進行設計規劃,選擇而造就自身,使自己獲得本質。
(五)科學信仰的昌行提供人類富裕便利的現代生活,但也造成生命理性與感性的對立,人們過度依賴物質,導致外在生活凌駕於內在生命之上,遮蔽了對生死的和諧感受與需求,加速的貪生怕死的心態,誤以為熱戀生存與厭惡死亡才是人的天性,形成對死亡的漠視與生存的即時享樂

第4節 當代生死信仰的發展危機
一、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對立
(一)當代科技發展改變了世界政經秩序,對文化的各系統要素造成消極影響,對於終極信仰與觀念系統發生了強烈的震撼與批判,進而對原有規範造成可能解體的危機
(二)傳統社會的精神文明與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原本是並生相依存。但唯物主義與科學主義興起,加上政經權力的結合,企圖以科技取代傳統社會神話與宗教地位,導致科學與宗教的對峙,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分離,甚至二者的對抗,進而對傳統價值規範的全面批判。
(三)現代社會的精神文明除遭受意識型態的圍剿,自身也缺乏與外在環境相互融合的調適能力,無法配合工業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速度,在傳統社會解體後,無法立即融入現代社會,甚至引發衝突與對立,導致精神文明動搖萎縮,失去主導地位。

二、現代社會庸俗的物化生活
(一)現代社會最大特徵是科技主導的政經與工商社會,追求現實生活的世俗利益。傳統社會的民俗生活與文化,將個體擺在群體的倫理中,以減少慾望來維護集體的生存利益,個人融入社會生活規範,個人生涯規劃是社會文化的一部份
(二)現代社會不僅世俗化也庸俗化,偏重以消費者喜好為主導的大眾文化,社會隨著商業化風潮而起舞。現代社會的價值走向不是建立在精神觀念的智慧上,不再以倫理道德作最高指導原則,著重個人慾望的所欲所為。
(三)現代人不太關注生死信仰的文化內涵,只求感官好惡而忽略審美與道德。富者以豪華喪事表彰政經地位;貧者以草率簡陋的喪事敷衍了事。這與厚葬及薄葬無關,反映現代人商品化與物化的心態。厚葬及薄葬不是根據經濟條件,是來自傳統生死信仰,依慎終追遠來選擇。不管葬禮厚薄,仍應保有虔誠的生死信仰,發自內心的禮儀實踐。

三、追求形式的功利心態
(一)「有禮無體」是指禮儀文化重視外在形式的包裝,缺乏真實內涵的學習與體驗,雖然禮儀形式周到,卻未能理解禮義的內在精神,也未能相應於禮義的生命人格。當人們只追求形式,就更加遠離原有的禮義心靈,正是當代殯葬文化最大的挑戰。
(二)不能把傳統習俗全視為封建陋俗,這種心態造成現代殯葬禮儀混亂的主因,舊的精緻禮俗被推翻,卻未能形成新的精緻禮俗,反而盛行各種庸俗的糟粕禮儀。

四、人性向惡的道德倫喪
(一)人性向善的主體生命,似乎被各種人性向惡的生態環境取代,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隨著物質需求導致精神信仰缺乏,甚至不擇手段。
(二)人性本善是人類數千年來共同的精神創造,領悟到個體的自由要融入到集體的自由,發展道德與倫理的規範,指導人性求真、求善與求美的精神生活。人性向惡否定人類的精神生活,強調自我的人權來重新建構新的人際法則,在缺乏道德與倫理指標下,將人性導向各種衝突的生存情境。
(三)目前生命禮儀處於毫無章法的時代,人們可不遵守生死信仰,不依循禮儀型態,亡者可經由生前契約決定自己的喪葬方式,或者喪家可突破傳統創造與眾不同的喪葬禮儀。問題是這些新式的禮儀,可以促進社會和諧或製造更多衝突?
(四)新的禮儀形式是要建立在新的生死信仰上,可已加入各種新的價值觀,但不能違反生命本質的主體意識,人性還是朝向和諧與精神境界,以向善取代向惡,致力餘求真、求善與求美的自我價值實現。

第8章 永續經營的殯葬文化
第1節 殯葬業的發展
一、殯葬業的文化定位
(一)殯葬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文化現象與生命禮儀,是長期面對生死與處理死亡累積的生存經驗,發展出生命存有意義的象徵體系,是帶有著集體性的文化心理與生活儀式。
(二)生命禮儀是人類各民族普遍存在的社會性儀式活動,從遠古延續到當代,重視社會成員從出生到死亡的生命歷程,認為在成長過程將因身分與地位轉變,存在一些重要的生命關卡,可透過集體認同的信仰儀式來幫助人們跨越關卡。
(三)殯葬業是:
1.協助處理死亡的生命禮儀事業 2.不可或缺的文化與禮儀事業
3.溝通人與鬼神的神聖事業 4.服務業 5.人道事業 6.非營利事業
(三)殯葬業者要體認這是一種為亡者安息與生者慰藉的神聖工作,具有強烈責任與服務意識,甚至體認到要有三全服務的精神,即全過程、全天候與全身心。
依據 殯葬業務內容
殯葬管理條例 1.殯葬禮儀之規範與執行
2.殯殮葬會場之規劃及設計
3.指導喪葬文書之設計及撰寫
4.指導或擔任出殯奠儀會場司儀
5.臨終關懷與悲傷輔導
6.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
中華民國職業分類典 1.從臨終前的關懷到死亡後的接體
2.與喪家協商整個喪禮的安排
3.喪禮之後的服務及家屬的悲傷輔導
殯葬經濟學 殯、殮、葬、祭、傳
王士峰 緣、殮、殯、葬、續

二、殯葬禮儀業的發展面向
(一)殯葬禮儀業除部份是體力勞務外,需要禮儀技能與專業倫理,需加強人員的道德與人格素質。不僅須具備職業倫理,適應市場需求追求經濟效益,更要以高尚道德與誠懇服務來取得消費大眾的信賴。
(二)建立殯葬從業人員的五種意識素質:
1.文化意識:是自己為文化人從事服務人群
2.學習意識:不斷地加強專業觀念與技能
3.公眾意識:強化與公眾的結緣與服務
4.形象意識:樹立形象提高競爭能力
5.環境意識:追求人與環境的整體和諧

三、殯葬設施業的發展面向
(一)殯葬設施業與殯葬禮儀業最大不同在於殯與葬的設施服務上,雖允許私人公司與產業經營,但不適合過度開放,造成土地流失與供需失衡,在市場經濟運作下,導致激烈的傳銷手段與失序的惡劣競爭,不僅增大營運風險,也因社會資源浪費惡化生態環境。
(二)殯葬設施業本質應是社會福利事業,為人們提供儀式場地、遺體冷藏、火化與收藏等服務,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非利潤最大化,原則上是以政府的公家經營為佳,提供人們基本的殯葬設施消費服務。
(二)問題是若全由政府公家經營,因壟斷缺乏市場競爭機制,加上官僚苟且心態,導致服務品質低劣。為避免此情形,有兩種發展方向: 1.公辦民營 2.總量管制有限開放。
(三)不管公營或民營的殯葬設施業,都需重視服務水平與經濟效益的管理制度,殯葬設施是緩慢有限成長產業,需有長遠的目標與周詳計畫,企業的組織與營運要有明確的目標。
(四)殯葬業有四方面的質量要求:
1.與喪家的需要相關的質量2.與殯葬服務與產品的設計過程相關的質量
3.與殯葬服務與產品的提供過程有關的質量4.與殯葬服務與產品的保障有關的質量
(五)殯葬業也要強化市場營銷計畫,絕不能只顧眼前利益,需長遠的目標與長期的有效執行,是以永續經營的規劃,來適應市場的需求與變化,要求市場從業人員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提高工作運轉效益,提高整體與全面性的產業服務
(六)殯葬業也是文化建設產業,是一種公共服務設施,要重視物質性的藝術建設與精神性文化建設,所有的經營者與行銷者都要共同的創造自身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的經營建立產業特色

第2節 殯葬學的建構
一、殯葬學的提出
(一)大陸學者鮑元提出要研究殯葬學的原因:1.建設現代化國家,離不開殯葬學 2.提高國民素質,離不開殯葬學 3.快速發展殯葬事業,呼喚殯葬學。而研究殯葬學的意義:1.有利於深化殯葬改革 2.強化殯葬管理 3.優化殯葬服務。
(二)對殯葬學的研究內容分為三層面:1.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 2.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 3.靜態研究與動態研究相結合。其研究方法三主張:1.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從具體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具體 3.理論聯繫實際。
(三)鈕則誠在殯葬學概論中將殯葬學作體系建構:
1.第一層:殯葬學的架構是銜接生死學的知識,是殯葬學為一完整學科
2.第二層:殯葬學分三大學術領域即:健康科學領域-殯葬衛生學、社會科學領域-殯葬管理學、人文學領域-殯葬文化學
3.第三層:每個領域又可分出三種知識課題

二、科際整合的殯葬學
(一)從上述可知,殯葬學是一門需要科際整合的龐大知識領域,不僅橫跨人文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知識體系,在每一知識體系下有涉入多種學門。
(二)殯葬學術大致上偏重在人文學和社會科學上,自然科學是較為附帶的學術領域,因重點是以人為主體核心的生命關懷。

三、殯葬學的知識體系
(一)鄭志明認為殯葬學的知識體系可區分三大類:
1.第一類:以殯葬為核心的學術領域
2.第二類:能與殯葬科際整合的學術領域
3.第三類:與殯葬相關的學術領域

第3節 殯葬教育的開拓
一、殯葬的生命教育
(一)殯葬的生命教育是將生死學與殯葬學落實到對死亡的理解與關懷的教育,是社會任何成員必備的素質教育,是現代人需具備的國民素質,破除死亡禁忌下對死亡的恐懼,培養豁達的生死觀,及面對與處理死亡的基本能力。
(二)殯葬儀式本質上也是一種死亡教育,將生命的價值觀經整套的喪禮規劃,協助人們在禮儀過程中,調整失落悲傷情緒,有助於喪親者在禮儀引導下能充分宣洩,表達真誠的孝思。
(三)在一系列對亡者的禮儀處理,在實際接觸死亡情境下來反思生命存有的課題,更深刻體驗生死的文化內涵。過程中除生者為亡者的後事處理,亡者也以遺體為生者服務,善盡教育責任,經由禮儀來聯結人與鬼神,理解有形肉體無法避免死亡,但精神上可體現天地運行,經由禮儀傳承永恆生命。
(四)殯葬的生命教育推到瀕死時,生者與臨終者的對應情境上,是人性的基本教育,臨終者在瀕死時其身體、心理、社會與靈性等面向是需要生者們的照護。

二、殯葬的專業教育
(一)殯葬的專業教育是專指殯葬從業人員的養成教育,提升業者的專門知識技能與文化教養,可視為殯葬生命教育的延伸,特別重視為亡者與生者服務的工作人員自身的生命教育與專業教育。
(二)空大的生命事業管理科殯葬組
1.基礎類:殯葬與生死
2.衛生類:殯葬衛生學、遺體美容與修復、臨終與後續關懷
3.管理類:殯葬管理學、殯葬設施與服務、殯葬政策與法規
4.文化類:殯葬文化學、殯葬歷史與禮俗、殯葬倫理與宗教、殯葬文書與司儀

三、殯葬的永續教育
(一)首要教導人們領悟自我生命的永續性
(二)其次教導業者追求殯葬服務的永續性
(三)更要教導人們維護殯葬設施的永續性
(四)也應教導人們落實殯葬教育的永續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