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殯葬與生死》期中考重點整理 CH.1~CH.4
CH.1
1.「一體五面向」人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倫理、精神。
2.演化觀(進化論):19世紀英國 生物學 家 達爾文。核心概念:共祖、天擇。
3.老子 言:「出生入死」,指人從生來,往死去,一切自然而然。
4.「醫療」與「照護」對生死的態度:醫療—治療、痊癒,照護—關懷、照顧。
5.「身心二元論」:17世紀法國 哲學家 笛卡兒,理性主義 代表人物。
6.臺灣的殯葬專業人員:「禮儀師」和「喪禮服務技術士」。
7.殯葬活動的真正核心部份:「遺體處理」。處理過程中充滿 人文意義(靈魂處理的奠祭儀式)。
8.「尊體」:是「尊重遺體」、「尊敬的遺體」之意,前題為「視死如生」。
CH.2
1.「華人生死學」與「華人殯葬學」的理念與實踐途徑:後科學、非宗教、安生死。
2.西方心理關注的議題:靈魂、心靈、意識、行為、認知。
3. [研究邏輯思考規律的學問]稱為:「理則學」,包括演繹邏輯、歸納邏輯、辯證邏輯。
4. 人的理性指向→認知,並與 知、情、意、行 相互為用,由 認知 來主導。
5. 心理學在十九世紀下半葉步上科學化道路後,撇開對意識、心靈方面問題的探究,著眼於行為的觀察,從而發展成「行為主義」。但物極必反,刺激出「人本心理學」的誕生。
6. 華人生死學心理面向的關鍵核心是「中國人性論」。
7.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不能事人,焉能事鬼」,其生死觀屬於「現世主義」。
8. 儒家→「內聖外王」,走向 入世。 「內聖」: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之「修身」的為學與做人。
9. 道家→「反璞(樸)歸真」,嚮往 避世。
10.華人生死學→指點人們如何妥善安頓生命。西方死亡學→協助世人如何適切面對死亡。
11.臺灣殯葬專業的文化:「本土化」→以漢民族為主的中華文化,「在地化」→各地互異的禮俗活動。
12.臺灣殯葬禮儀:道教(含民間信仰)儀式→約6成,佛教儀式→約3成。
13. 倫理面看生死,包含:德性、義務、效益、關懷。
CH.3
1.從社會面看生死,就群體分為:家庭、社會、國家、世界,分別以:法律、社會、政治、經濟為基本考量。
2.儒家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3.「社區」:指共同擁有地理空間的群體,也可指具有共同特質、歸屬感及社會互動的群體,與「共同體」同意。 「社區發展」:指一個地區的居民為增進集體福利而積極參與的發展活動。
4.「合群」:關心與服務社區的作為。 社會學最早的譯名為:群學。
5.臺灣生死學的進路為何:「淡化政治、推廣文教、創新經濟」。
6.「回歸自然」的殯葬與環境政策:海葬、樹葬、拋灑葬 等環保自然葬。
7. 與「全球化」相對→「本土化」。 相同→「外來化」、「西化」
CH.4
1.中國倫理思想著重→「關係與脈絡」。 西方倫理思想強調→「個體與原則」。
2. 後現代的華人生死學其哲學內涵(核心理念)為「中國人文自然主義」,知識性質 則是「從人生看宇宙」3.傳統儒家倫理觀通過「中體外用論」指引,可以跟 關懷倫理學 融會貫通。
「中體」—是「儒家人文主義」與「道家自然主義」的融會貫通。
「外用」—乃轉化西方「科學人文主義」以銜接「人文自然主義」。
4. 關懷倫理學 與 儒家學說 的六項對比:
(1)皆以情意作為道德之基礎
(2)皆重視人際的關係脈絡
(3)皆是在「[進入關係中]去貞定道德人格發展
(4)皆重視內在的主觀情意力量
(5)皆重視學習之自由與悅樂 (6)皆在培養道德成熟的性情中人。
5.「原則主義」:可以使用一些基本道德原則,以不變應萬變。 與「脈絡主義」相對。
6.「脈絡主義」:主張就事論事,一切看情況而定。
7.心智的「常識—知識—智慧」三階段對照於主體的「感性—理性—悟性」三層次。
8.生命倫理學的焦點是「生死尊嚴」。
9. 「醫病關係」內涵的 特徵 包括:(1)強調病人為主的醫療 (2)強調權利與義務為基礎的倫理
(3)強調病患的知情同意與選擇 (4)強調醫療的商業化、消費者主義及契約化
10.「死亡權利」:秉持「主觀條件操之在我,客觀形勢成之於人」的「盡人事,聽天命」態度,來選擇自己離開人間的方式。「死亡權利」的涵蓋面甚廣,從一般自殺、醫助自殺到安樂死都可以算在內。
CH.5
1.「現象學」:P.49 第一節 L.4~L.7
2.「後現代儒道家」的特色:「儒陽道陰、儒顯道隱、儒表道裏」的「儒道互補論」。
3.生死學 的教育類型:「著眼於學理的學程」和「落實於體驗的學程」。前者重認知領悟,後者重感受反思。
4. 「宗教」:創立宗派,教化人民之意,屬團體活動。 「信仰」:歸依特定宗派,屬個人抉擇。
5.個人選擇加入宗教團體的過程叫「歸依」,佛教稱之為「皈依」。
6.今日宗教作為社會化的客觀存在所具備的(4種)要素:內在的思想和體驗,外在的活動和組織。
7.林語堂認為最能「發現自己」的人— 莊子。
8.臺灣一般的民俗信仰是屬於何種宗教信仰型態— 游宗。
9. 「後現代儒道家」的人格典型:可分為「後現代儒者」和「後現代道家」。前者將古代之「君子」轉化後現代的「公民」。後者將古代的「真人」轉化為後現代的「存在者」。二者結合便形成「知識分子生活家」的人生境界。
10.「後現代儒道家」蘊含三個概念:後現代、儒家、道家。
11.「後現代」為高度西化的概念,精簡的說法即是:「質疑主流,正視另類。肯定多元,尊重差異」。
CH.6
1. 華人的殯葬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系統):以中華本土文化為核心價值,在地禮儀民俗為內容特色,華人殯葬管理為發展目標,表現一套「異中求同,同中存異」的專業教育。
2.伴隨「死亡學」創立的學科—「老年學」。 「死亡學」的主要課題—死亡、臨終、哀慟的瞭解及因應之道。
3.殯葬人員的死亡教育其目的—「改善服務品質上推己及人」。
4.「死亡系統」:在不同的時空脈絡中反映出對死亡不同的歷史與文化態度,是人們生活的一部份,教導人們如何思考、感受和看待死亡。
5. 生命教育透過通識化策略可展開之內容:親職教育、公共衛生、臨終關懷、殯葬活動。
6. 「生命教育年」:2001年,於2000年當時教育部長曾志朗宣佈次年為「生命教育年」。
7.目前臺灣生命教育的取向:倫理教育、宗教教育、生死教育、健康教育、生涯教育、性別教育、環境教育。
8. 生命教育目前最具體的內容:生命教育概論、哲學與人生、宗教與人生、生死關懷、道德思考與抉擇、性愛與婚姻倫理、生命與科技倫理、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
9. 西方「死亡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受到存在主義流行的感染,為英語國家所重視,主要是針對自殺防治。
10. 「生死教育」與「生死學」之說出現在臺灣:1993年。「死亡教育」引進臺灣:1979年,基於健康教育的需要。
11.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 生死學指出:「未知死,焉知生」。
12.生死教育的真義:「通過科學與人文的學習,達到了生脫死的境地」。
13.「禮儀師」的學力要求— 大專以上(P.63)。 「禮儀師」證照制度何時立法— 2002年<殯葬管理條例>。
14.傳統四大生命禮儀:冠、婚、喪、祭。
15.生命教育的最終理想:維繫生存、改善生活、發揚生命。
CH.7
1.維繫婚姻的動機:親密關係、傳宗接代、終身廝守。
2.影響婚姻生活的主要因素:房事和諧、生兒育女。
3.「互為主體性」:指向主體性溝通,溝通雙方都有意為對方著想,此即「退一步想」的心理基礎。
4. 西方「死亡學」與東方「生死學」在論述上之差異:P.70 第二節 L.6 ~ P .71 L .2
5. <優生保健法>立法通過—1984年,其宗旨為「實施優生保健,提高人口素質,保護母子健康及增進家庭幸福」。
6.「存在主義」哲學家—卡繆,他認為只有一個哲學問題是真正嚴肅的,那便是 自殺。
7. 哀傷咨詢牽涉五個概念:悲傷、失落、依附、喪慟、哀悼。
8. 生死咨詢在華人生死學的脈絡內,是「人生觀的安頓」。
CH.8
1.「核心家庭」:父母與子女所組成的家庭。現代社會大多屬於此類。
2.「臨終關懷」:廣義指「人們對臨終者的關心與照顧」。狹義指「不作積極治療的緩和療護方案」。
落在人際關係上,即是安頓臨終者的身心,使其在盡量減少痛苦的情況下,勇於面對死亡到臨,有尊嚴地走完一生。
3.兒童—從出生至18歲成年以下之人群。老年—65歲以上之人群。台灣十大死因前三名:癌症、中風、心臟病。
4.婦女關懷的核心議題:必須在意識覺醒上著力,讓女性清楚辨識人際往還之間「知識—性別—權力關係」。
5.華人生死學的四大實務活動:教育、咨詢、關懷、管理。
6.「五全照護」:全人、全家、全隊、全區、全程。
7.「臨終關懷」的真義:放棄「治療」的概念,代之以「照護」概念。
8.殯葬產業的價值鏈:緣、殮、殯、葬、續。
9. 「後續關懷」的四種層級:隨機的、基本的、標準的、高階的。
CH.9
1. 管理的目的:對組織中有限的資源進行進行適當的配置與應用,使其產生最大效益。
(作用):善用有限資源,使其產生最大效益。(P.92)、(P.142)
2. 策略規劃的目的:在做好一件事之前,先確定事情是否做得對。
3. 行銷的目的:是創造、贏取並主宰市場。
4. 一個國家醫療政策之制定其目的: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權,維繫人民的基本生存權。
5. 西方「宗教學」意義下的宗教:「教主、教義、經典、儀式、歸依」五大條件。
6. 華人殯葬文化存在的三種形態:觀念形態→「慎終追遠」,操作形態→「行禮如儀」,實物形態→「陵寢墳墓」。
7. 個人的自己死後的殯葬事宜風險管理的具體作為:「生前殯葬服務契約」。(生前契約)。
8. 殯葬專業課程的三個專業層次:第一層「殯葬學」,第二層「殯葬衛生學」、「殯葬管理學」、「殯葬文化學」,由第二層各領域再細分出三種第三層知識。
CH.10
1. 殯葬學的內涵:[自然]、[社會]、[人文] 三大知識領域。
2.公共衛生的定義:「預防疾病、延長壽命、促進身心健康和功效的科學與技藝。」
3. [遺體處理在公共衛生的原則]:在衛生條件安全無虞的情況下,讓遺體盡可能得以保存或修補,以提供親友瞻仰和緬懷。其基本原則乃是「視死如生」。
4.遺體處理有理性與感性兩層意義:理性代表對「人死」的坦然豁達,感性反映對「死人」的不捨留念,要想二者兼顧,不妨讓「遺體美化」,而令「殯葬簡化」。
5.遺體處理以自然葬法的理由:1.身體機能以及機能喪失的死亡均屬自然現象,2.以自然而然的態度處理遺體使其回歸自然。 具體作為:實踐樹葬或海葬等不立碑、不佔地的拋灑式環保自然葬。
6.由「死亡經濟」分析所引申出:「計畫死亡」的理念。
7.依〈殯葬管理條例〉第19、23、25條內容,闡述「環保自然葬」的精義:課本P.105第二段內容。
CH.11
1. 臨終關懷:廣義→泛指一切對臨終者的關懷照顧活動,誰都可從事。
狹義→指醫療照護活動中的一門專業,需領有專業證照者始能施行,正式稱作「安寧緩和醫療」。
2. 〈安寧緩和醫療條例〉立法通過:2000年。
3.「緩和醫療」的定義:緩解病患疼痛但不作積極根治的醫療措施。
4.「五全照護」:全人、全家、全隊、全程、全區。 「四全」:全人、全家、全隊、全程。
5. 醫護與殯葬的「臨終關懷」應該如何銜接:課本P.115第二段第4~10行內容。
6..殯葬服務人員於[臨終關懷]時要用敬業的心態去接觸臨終者,最基本的要求是[設身處地、善體人意],就是要發揮[同理心]。(P.116第二段)
CH.12
1.「哀傷咨詢」的目的:協助喪家順利完成哀悼任務,恢復精神健康,促進心理衛生。
2. 「四大勢力」:1.行為主義學派 2.精神分析學派 3.人文主義學派 4.超個人心理學派。(課本P.122~123)
3. 西方與東方社會排解心理困擾的方式有何異同:課本P.124第一段第8~11行內容。
4. [本土化咨詢工作]:以「後現代儒道家」思想為依歸,來彰顯在多元化社會中,具體落實「有為有守,無過與不及」自我安頓的重要與必要。
5. 悲傷的來源:悲傷起源於失落,失落來自於依附。
6.「哀悼任務」:接受失落、體驗悲傷、往者已矣、來者可追。前二者屬於消極任務,後二者為積極任務。
CH.16
1.「殯葬文化學」的主要議題:1.歷史文化 2.思想文化 3.禮儀文化。
2. 請詮釋「生命禮儀」的內涵:課本P.162第1段第1~4行內容。
3. 台灣殯葬活動體現漢民族鬼靈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文化,可歸結為:1.引鬼歸陰 2.祭祖安位 兩種途徑。
4. 三才」:天、人、地。
5. 「禮」必須具備的三個要素:禮義→行禮的抽象概念,禮器→行禮的使用器物,禮儀→行禮的儀節秩序。
6.喪禮通過喪服與儀節的運用,所反映的意義與目的:盡哀、報恩、養生送死有節、教孝、人際關係之確認及整合。
7.「殯葬活動」的本質:倫理的表現。
8. <殯葬管理條例>何時立法— 2002年。
CH.17
1.人類心靈活動可分作[感性]、[理性]、[悟性]三層次,相對應的內涵則為[常識]、[知識]、[智慧]三方面。
2. 西方哲學最直接論及死亡是「存在主義」,間接反思死亡奧義則為「關懷倫理學」。
3.殯葬學以[華人生死學]為指導綱領,以古典儒道二家思想為中心主旨。
4.現代化的特色:1.工業化 2.商業化。
5.請對學習「殯葬與生死」此門課程,發表課後感想心得。
(1) 從題目來解釋,殯葬活動與生者之關係,生者應在何種文化背景下(後現代儒道家)處理死亡的事件。
(2) 殯葬活動與死者之關係,殯葬活動主要就是處理死亡的事件(道與術),死亡事件對生者有哪些啟發。
(3) 生與死之間的關係,對應於生死的態度(知識分子生活家) 與 儒家以孝、禮為核心的殯葬禮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