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米.求飯

 

當父母往生歸天時間在「酉時~亥時之間」,古人咸認為「三餐」都被父母吃盡了父母才往生,乃因子女不夠盡孝道所致,這樣一來後代子孫會缺米糧欠吃食。因此趕緊請釋道僧人赴家中或殯儀館設功德壇場超度,並準備相關用品。於太陽下山前舉行求飯科儀,奏請天地眾神憫念孝子之孝心,再多賜予五穀米糧以表上倉慈悲憐憫大道,以安孝子敬天畏地之心。

 

亡者於晚飯食完後身故18:00~~23:00過往,在中國習俗表示把子孫的飯菜都吃光了,沒留東西給子孫吃,子孫需向亡者求些飯菜回來,求有子孫們日後多些食祿吃穿,所以才請師父做求飯儀式,請亡者留一餐給子孫吃.

 

當往者於晚餐後過往時,求飯之儀式,則準備須準備(米.水桶.碗一束.筷子一打.湯匙一束.各房一份.一鍋飯.春仔花.刈金.一份水果,向天祭拜以求子孫有飯吃.

 

一般要準備的用品是1鍋米-1鍋飯-(--飯笠(撈水餃的那種杓子)-春仔花-紅絲線)-四色金-紅包300,括弧內的依照兒子的人數準備如果長孫結婚了也要算,紅包也是一樣但要多加1個師父的

 

乞米應準備物品

米、水桶、碗一束、筷子一打、湯匙一束(各房一份)。

一鍋飯、春仔花、刈金、一份水果。

 

此舉乃是有人認為往者如於晚餐後嚥氣即最不照顧子孫,吃完三餐即過往,如在早晨過世比較疼子孫,而如在天亮前過世者就是為子孫留三頓

 

附記 :台南的乞米儀式

 

乞米儀式: 需要準備一包米一個米篩(台灣話又稱柑仔)還有壽金(也就是土地公金),然後先向著有陽光的地方朝拜,跟老天爺乞福,再來請兒子以及大孫一起扶米苔搖米苔,請一個工頭或是董吉祥話的人來把米到在米苔上,然後邊搖邊說吉祥話,搖的同時要注意把一些米搖出米苔。

 

子孫在此向上天乞求讓亡者能留一頓飯給後世子孫,然後將香插在路邊,孝男長孫圍圓跪下,雙手將米篩拿好,將米倒一點在米篩上,同時搖三下,然後將米篩中剩於的米裝回原來米袋中,等儀式結束後,按孝男長孫人數,分成幾等份,個人帶回去放在自幾家中米缸中,撒在地上的米不可掃,留給鳥吃,儀式結束後將壽金燒化

 

老師博論《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p.268引述高雄美濃習俗,用紅布做成三角形袋子,每袋各裝米少許,一袋放棺內(亡者得一頓),兩袋給孝眷(生者得兩頓),生死兩安,大家都有得吃。

中國傳承孝道五千年至今,在傳統習俗中仍然可發現一些違反倫理及相互矛盾之行為,父母哺育兒女一生,得來如此之影射,實為不值.而且違反倫理道德

 

【求飯(乞米)】

 

乞米(飯)即「留三頓」,世人相信,病人如果在天亮前尚未用餐時去世,是好徵兆,因為亡者比較疼子孫,捨不得吃,而將米食都留給子孫食用,是為子孫留三頓。

 

而於晚餐後去世(18:00~~23:00),對子孫最不利,在中國習俗表示,亡者把米糧自己都吃光了,沒留東西給子孫吃,即最不照顧子孫,故亡者於晚餐後才去世的,子孫需向亡者求些飯菜回來,讓子孫們日後有飯吃,部份傳統地區會請師父做「求飯(乞米)」之儀式,請亡者留一餐給子孫吃。

 

中國傳承孝道五千年至今,在傳統習俗中仍然可發現一些違反倫理及相互矛盾之行為,父母哺育兒女一生,得來如此之影射,實為不值。此習俗在現今社會進行則令人啼笑皆非,而且違反倫理道德,應加以去除。就好比習俗中壽衣要將口袋縫合,怕往者將錢財帶走,但又要燒紙錢、庫錢、紙美金給他,如此矛盾之行為,也令人無法想像。

 

乞米應準備物品

米、水桶、碗一束、筷子一打、湯匙一束(各房一份)。

一鍋飯、春仔花、刈金、一份水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