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方面的諺語

死生大矣哉,台灣傳統生命禮俗中,喪葬之禮依據「新例無設,舊例無滅」的一貫精神,改變最少[1];由於它的禮節極其繁縟,加以禁忌又多,因此累積出很多的諺語。「無求好生,也著求好死」是許多老人家共同的心願,不過死亡並不是老人家的專利,因為「棺材貯死無貯老」、「棺材貯臭無貯老」。有人說死亡最公平,不論貧富貴賤都會死,可是台諺卻說:「一樣生,百樣死」,因為生時都是一歲,都在牀上,死時可不一定,有人高齡壽終正寢,有人英年橫死他鄉,對於前者要稱「該老該壽」,對於後者只能無奈的安慰說「身長命短」。身染重病祈求延壽須拜南斗,因為

「南斗註生,北斗註死」,一旦危急,不能死在臥室以防「舉眠牀枷」,必須趕緊「拼廳」、「出廳」、「扑水舖」甚至「遮神」。不幸斷氣,屍腳準備有鴨蛋的腳尾飯,就是

「去土州賣鴨卵」,準備要「扛去山裡種」。斷氣若在晚飯後是「無留半頓」,早餐前叫「留三頓」,前者被認為不吉祥,做司功時要「乞飯」祓除不祥。序大人可以在大廳死亡,其他人尤其是未婚女性,基於
「厝內無栽姑」,只能在邊仔間俟終,傳統社會重男輕女在這一句話

「死查甫,死一房,死查某,死一人」當中顯露無遺,即使已婚婦人,似乎也要靠丈夫的聲望才能把喪禮辦得隆重與風光讓世人感到她很有福氣,故台諺云:

「有福死尪前,無福死尪後」。由於昔日傳染病很多,深怕有人在外頭染病死亡,將病菌傳給村民,因此「冷喪不入庄(社)」一直是一項禁忌,它曾被人淡忘

由於昔日沒有死亡證明制度,加上怕引起他人,尤其是女方(娘家)誤會,是以母親死亡必須即刻去報喪,否則無法入斂,

「死父扛去埋,死母等待後頭來」、「報外祖」、「報白」、「有祖報祖,無祖報石鼓」這一系列的諺語都在強調母喪一定要孝男親自去向舅舅報喪的重要性。舅舅必須饗以茶水,故稱「報死灌水」,然後再視舅甥關係收「青白布」。台灣習俗一般是死後「一對時入斂」,入斂之前先要去買板、放板、接板;板就是棺材,罵人不孝捨不得為父母治病就說

「有錢買棺材,無錢買藥仔」。

棺材頭尾一般皆有寫字,其規矩是

「福頭壽尾」,有些地區則是反過來寫,稱為

「壽天福地」,各有其一套說詞。閩南人此時已經成服,孝男穿起麻服斬衰很長在地上拖便是

「拖麻捾索」,手上拿的孝杖,父喪母喪材質不同,其原則是

「父竹母檸」。拿起孝杖,熱淚潸然,原因是「手舉孝杖才知苦哀」。舉招魂幡也會有同樣心情,故說:
「幡仔舉上肩胛才知哀」。接板以後要乞水、沐浴、套衫,亡者穿衫,算層不算件,閩南人一律穿單層,
客家人則依「男雙女單」去穿。穿時依

「新婦頭,查某子跤」原則進行,肚臍以上到頭由兒子、媳婦負責,亦即頭髮由媳婦梳理,若請外人做,那可是「剃死人頭重倍價」。

死人口中依俗必須含金(箔)銀(箔),稱為

「金喙銀舌」;女兒要負責為父母穿褲子、鞋襪,若非女兒,怕會草率,因此才說

「要生查某子,才 雙跤槖做一支褲跤管」,女兒出嫁者回來奔喪要

「哭路頭」,入門還要

「查某子哭跤尾」,若無女兒則怕「死了無人哭」,或者「倩人哭,無目屎」。因為女兒的眼淚最真實,故有一句浮世繪的台諺說:

「後生哭傢伙,新婦哭面皮,查某子哭骨髓」,或簡單地說

「新婦哭禮數,查某子哭腸肚」。出嫁女以及所有親友,於喪事期間到孝家忌說再會,這就是

「來無張持,去無相辭」。套衫、張穿之後,進行辭生,接著便入斂,扶屍入棺,也是依「新婦(後生)頭查某子跤」

則分工合作。此時屍足與棺尾之空隙,不論男女皆依

「正跤踏金,倒跤踏銀」原則去塞蓮花金、蓮花銀。大斂之前必須行「乞手尾錢」之禮,以便

「放手尾錢富貴萬年」,子孫等會將孝誌與手尾錢依「男倒女正」原則戴在身上。其中所謂男、女是指死者之性別而非活人之性別,中部沿海有些鄉鎮即誤傳其意,導致孝男不論喪父或喪母孝誌都戴在左邊,讓人無法辨別。

次戴孝之質料如同他所穿之孝服之質料,

子媳用麻、孫用苧、曾孫藍布、女兒在室用麻、出嫁用苧……,「孫,隔一崙」故用苧,但

「大孫頂尾子」,因而苧之上加麻,而女兒有分嫁與未嫁,故稱

「查某子五花孝,甘仔孫紅扑扑」。加蓋之前若有做

「入木庫」、「開冥路」者,司功會跟亡人許下:

「天落紅雨、海水焦、石頭爛、馬發角、豆苞發芽、鹵卵出子」此時陰陽才能相會,這都是「有空無榫」的話,不可能發生的事,司功為何這麼說?因為台灣人對死亡這一回事具有矛盾情結,既愛親人又怕亡魂。不過普遍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

「死人直」、「生不認魂,死不認屍」,而會請司功來做功

入斂後封釘,由死者之兄弟主持,共釘四支,譏人惡習至死方會戒常說:

「四支釘釘落去才會改」正反映此事。封釘之後豎靈,不只有香爐且立魂帛(神主),中條紙張要依

「父青母黃」選用,而神主與香爐不可弄丟,否則

「一個神主顧一個香爐顧到無去」就成為大笑話。喪事做功德,子孫必須「舉香隨拜」,並為死者

「填庫」、「繳庫」、「圍庫」、「燒庫錢」 簡言之,就是為死者還庫錢,十二個生肖所借不同,屬牛屬馬借最多,稱為

「牛車馬載」。做功德有為死者糊魂身,

「魂身燒渡才知死」譏人不知死活,「無彩一壇功德做佇草埔仔跤」意指功德白做。所謂「功德」其規模至少要在「午夜」以上


「出山」當天,「移柩」舉行盛大奠祭,閩南人孝男要備豬頭五牲,以酒「灌茅砂」,

「活毋祭嚨喉,死才欲祭棺材頭」、

「在生一粒豆,較贏死了拜豬頭」、

「恁父若欲食豬肉,就敢要死予你看」諸諺都因此俗而生,家祭時眾親戚皆須備祭品,而喪家也都須以

「春干韭菜金紙榚仔炮 」向親戚「壓擔」,甚至要兌價回紅包,其中出嫁女兌半價,出嫁孫女兌全額,即

「查某孫擔來看,查某子收一半」。棺材出發前查某人先

「做孝摛棺」,才「絞大龍」,「司功帶路」,「子婿放紙」,扛捾材者不可一心二用,否則會被譏為

「扛棺材兼貿哭」,死者魂帛等放在米斗中,由長孫捧,因此稱長孫為「米斗孫」。行列行走一小段要「辭外客」,請舅舅、舅母等止歩不再送,

因為俗有此忌,故諺云:

「送姑出,無送姑落窟」、

「送姑上路,無送姑上埔」。出山日諸事繁忙,惟恐「父母死落,傢伙見在人搬」,因此出山日各個孝男都會請其妻之「後頭厝顧房間」。

「四人扛,扛上山,落地掩,草皮安」,短短十二字,道盡傳統土葬過程,不過有些地區為了提防

狗爭墓壙」,要以灰和土掩蓋,

「查某子灰合吹」,表示這些石灰以及出山隊伍開路的鼓吹錢,都要由出嫁女負責。成年以上的人,尤其是「百歲年老」的阿公、阿婆的葬禮,禮俗十分複雜,很多地方必須長期累積經驗才會辦理,而

「死囝仔墓無向」則指未成年

殤亡者禮節從簡,因此縱然辦過很多件也無法成為業界翹楚,故云:

「埋無三個死囝仔就想欲做土公仔頭」。葬完,返主,在家安靈,每七天做一次七,第三個七由女兒負責叫「查某子七」,偶數七不須特別隆重叫

「乞食七仔」,七個七很快就做完,令人頓感韶光易逝,故云

「死人快做七,活人快過日」。
漳州人安靈到做三年,泉州人是百日就「除靈拆桌」,採「龍虎湊」由一個屬龍、一個屬虎的人將靈桌拆除,並將魂帛「紅綾披胛」祔於祖宗牌位右側,從此停止早晚捧飯。翌年之忌日稱為「做對年」,若含有
「三年一閏」的閏月則要提前一個月做對年,因為

「死人無閏月」。

做三年,又稱「合爐」、「變紅」,它不是真正滿三年,而是採「過兩個七,無過兩個十一」或

「一年夾兩節」去算。大約是在對年之後兩三個月即做三年。做三年乃除喪變紅,要恢復吉祥,故不可以哭泣,此即

「對年對哀哀,三年無人知」一諺之精義。初喪棺葬俗稱「凶葬」。揀骨時,昔日忌諱蔭屍,因為俗信

「蔭屍蔭家己,對子孫不利」,不過今日了解蔭屍之成因後,已不再視為大忌。做風水進金「完墳謝土」,子孫中必須有人穿有跟的鞋或木屐,為大家祈福,因為俗信

「踏屐才賺有食」。

「家己背黃金甕仔,替人看風水」,係譏諷自顧不暇還想為人做事的人。


德正是

「瞞生人目,答死人恩」的一種表現。做功德的人分司功 、和尚兩種,在家司功,主人必須供應三餐與點心,和尚是過午不食,但經常坐禪有如在睡覺,看在別人眼中就是「司功食,和尚睏」。至於他們的法力誰比較強,昔人公認:

「司功較賢過和尚」,主要原因在於和尚很少走出寺院來趕經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