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齡的代稱(二)
 

壯年:稱人在三、四十歲的時期。

年富力強:正值壯年,精力旺盛,大有作為。

算髮:斑白的頭髮。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八.宣髮:「人之年壯而髮斑白者,俗曰算髮,以為心多思慮所致。」=蒜髮。

中年:四、五十歲左右的年紀。

中年時期:心理學上指人四十至六十歲階段。為人生發展八大階段之一。多數人在此一時期獲得最高的職位、最多的收入。但相對的,此一時期的生理衰退歷程亦相當明顯。

四十歲==(年屆)不惑、強仕之年、春秋鼎盛。

年屆不惑:年紀已到四十歲。不惑,指四十歲。語出《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以後用「不惑」作四十歲的代稱。人到此時已掌握知識,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強仕之年:男子四十歲時,智力正強,志氣堅定,可以出仕。語本禮記.曲禮上:「四十曰強,而仕。」後借指男子四十歲時。=彊仕。

春秋鼎盛:正當壯盛之年。四十歲。

五十歲==半百、知命(之年)、知非之年、學易之年、杖家之年、艾服之年、艾老、大衍之年、聖人之年。

半百:五十。多指人的歲數。唐.白居易.戊申歲暮詠懷詩三首之一:「窮冬月末兩三日,半百年過六七時。」就是半個一百,年紀大約是五十歲左右。

知命之年:五十歲。知命,本意指認識天命。指明白天地萬物運行的規律,包括生命本身。《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後因以知命為五十歲之代稱。

知非之年:五十歲。《淮南子.原道訓》:「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說春秋衛國有個伯玉,不斷反省自己,到五十歲時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錯誤,後世因而用「知非」代稱五十歲。
學易之年:為五十歲,出自《論語述而第七》:「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杖家之年:五十歲。《禮記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諸侯),八十杖於朝。」

艾服之年:艾服,年五十則可做官從政。後指五十歲。語本《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艾:指五十歲。老年頭髮蒼白如艾。

艾老:五十歲以上的人。

耄艾:ㄇㄠˋˋ,指年老與年少的人。艾,五十歲。

耆艾:老人的通稱。

大衍之年:意指五十歲。《周易繫辭傳》「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大年:高年,年紀大。

大壽:大的生日。一般指五十歲以上逢十的壽辰。高壽。

遐齡:高壽。魏書.卷八十二.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以樂天為大惠。」

年近花甲:年紀將近六十歲。

六十歲==耳順之年、杖鄉之年、杖鄉(還鄉之年)、花甲之年、平頭甲子、六 十甲 子。

耆年、耆耇ㄑㄧˊ ㄍㄡˇ:老年人。六十歲以上已可稱「耆年」。

耆ㄑㄧˊ老:老人,多指德高望重者。六十歲以上的老人。
耳順之年:指六十歲。耳順,六十歲的代稱。語出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指個人的修行成熟,沒有不順耳之事。

杖鄉(還鄉)之年:六十歲。

花甲之年:指六十歲的年紀。以天干、地支組合,六十年 一甲 子。因干支錯綜參亙,故稱為「花甲」。從第一個「甲子」到最後一個「辛亥」,剛好共是六十個, 一甲 子就代表六十年。

平頭甲子:六十歲。平頭,不帶零頭的整數。古代以干支紀日或紀年。甲為十干之首,子為十二支之首,干支次第相配,可配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共六十種,統稱為「甲子」。亦作為一週紀的名稱,如用以紀年,則一週紀六十年稱為「 一甲 子」。 一甲 子,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因此稱六十年為「 一甲 子」。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稱為「 六甲 」。

十甲 子:六十歲。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環配合,自甲子至癸亥,六十而一周,稱為「六 十甲 子」。

春秋日高:歲數漸增而至晚年。

高齡:年紀很大。多指六十歲以上。=高年。

下壽:古人將壽命的長短分為上、中、下三等,對下壽有三種說法:一說六十歲,一說八十歲,一說八十歲以上。

七十歲==古稀之年、懸車之年、從心之年、杖國之年、致仕之年。

年近古稀:年紀近七十歲。

古稀:七十歲的代稱。出自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亦作「古希」。又稱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國之年。
懸車之年:指官員告老引退的年齡,通常為七十歲。晉書.卷四十五.劉毅傳:「昔鄭武公年過八十,入為周司徒,雖過懸車之年,必有可用。」懸車,把車子掛起來,指辭官退隱。

致士()之年:七十歲。

年逾古稀:年紀超過七十歲。

中壽:中等的歲數。古時將人的壽命分為上、中、下三段。中壽,或謂一百歲,或謂九十歲,或謂八十歲,或謂七十歲,或謂六十歲。

喜壽:指七十七歲: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故借指七十七歲。

八十歲==杖朝之年。

杖朝之年:指八十歲。

壽:指八十八歲。因八十八三字合起來像「米」字,故俗稱八十八歲為「米壽」。
耄齡:ㄇㄠˋ ㄌㄧㄥˊ。年齡在八、九十歲以上。

耄耋:ㄇㄠˋ ㄉㄧㄝˊ,耄,年紀約八、九十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形容老人年老頭髮白的樣子,指年紀很大的人。說文解字:「耋,年八十曰耋。」高齡、高壽。《禮曲禮》上:「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後來用「耄耋」泛指年壽高。語出《漢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耄老:80歲以上的老人。

老耄:指年紀很大。=老眊、老旄。

頹齡:衰老的年紀。=衰年。
九十歲==耄耋之年、齯齒、鮐背、黃髮。
齯齒:老人牙齒落盡更生細齒。比喻高壽。爾雅.釋詁上:「黃髮、齯ㄋㄧˊ齒、鮐背、耇老,壽也。」郭璞˙注:「齯齒,齒墮更生細者。」

鮐背:ㄊㄞˊㄅㄟˋ,老人背上的斑點如鮐魚背般。比喻年老的人氣色衰退,皮膚消瘦,背若鮐魚。=駘背。

黃髮鮐背:形容長壽的老人。泛指老年人。黃髮,人老後頭髮由白而黃,是高壽的象徵。亦用以指老年人。 

上壽:古稱長壽之尤者為上壽。其說有三:一百二十歲、一百歲、九十歲。

白壽:指九十九歲。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白」是借用百字少一橫,以此借指九十九歲。

一百歲==百年、百壽、期頤、大齊之年。

百年:1一百歲。2年壽的終點。3比喻年紀衰老。

百壽:一百歲。通常用來祝福別人長命百歲。
期頤之壽:長壽、高壽。人生以百年為期,所以稱百歲為「期頤之年。」

期頤:ㄑㄧˊ ˊ年壽一百歲以上的人。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頤,養。百歲為人生年數之極,故曰期。此時起居生活待人養護,故曰頤。因此今天祝福夫妻白頭到老的賀辭,也可說「期頤偕ㄒㄧㄝˊ老」。

大齊之年:意指一百歲。

人瑞:百歲以上。

長命百歲:健康長壽,活到一百歲。多用作祝福的話。

百齡眉壽:祝人長命百歲的頌詞。眉壽,指高壽、長壽。人年老時,眉毛會長出幾根特別長的毫毛,為長壽的象徵,故稱為「眉壽」。

茶壽:「茶」字的草頭看似二十,餘者可拆成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故借指一百零八歲。

西夕年:垂暮之年,老年。

稱老年為皓首或白首

斑白:頭髮花白,常指年老的人。=班白、頒白。

白首:1.頭髮變白。=白頭。2.人老髮白,故稱年老人為「白首」。3.借指老人。4.夫妻白頭偕老。

荼首:ㄊㄨˊ ㄕㄡˇ頭髮斑白。比喻白髮老人。

蒼髯ㄖㄢˊ:灰色鬚鬢。比喻年老。

潘鬢:ㄆㄢ ㄅㄧㄣˋ比喻鬢髮斑白,年華老去。

皓髮:白髮。

皓首:白髮。年老而頭髮變白。皓,ㄏㄠˋ,白、潔白。

龐眉皓首:形容老人眉髮盡白。唐.杜甫.戲為雙松圖歌:「龐眉皓首無住著,偏袒右肩露雙腳。」=尨ㄆㄤˊ眉皓髮、龐眉白髮、龐眉皓髮、白髮銀鬚。

鬢髮皓然:鬢髮蒼白。=鬢髮如銀。

皓首蒼顏:斑白的頭髮,蒼老的面孔。形容老人的容貌。=白髮蒼顏。

白髮蒼顏:頭髮斑白,面孔蒼老。形容老人的容貌。=皓首蒼顏。

白髮銀鬚:形容年華老去,髮鬚皆白的樣子。=龐眉皓首。

白髮紅顏:1.髮雖斑白,但臉色(卻仍)紅潤。形容老人容光煥發的樣子。2.年歲差距很大的夫妻。=白髮朱顏。

潘安白髮:比喻時光易逝而無成就,或感嘆未老先衰。=潘岳鬢白。

堯齡:相傳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約一百一十七歲。見史記.卷一.五帝本紀.張守節.正義。後以比喻長壽、高壽。

修齡:長壽。

椿齡:祝人長壽之辭。=椿壽。

龜齡:比喻長壽。

鶴齡:長壽。鶴的壽齡甚長,故常用作祝壽的賀詞。

龜年鶴壽:龜、鶴均為長壽的動物。比喻人長壽。鶴壽,長壽。鶴的壽命長,故常用鶴壽為祝壽詞。

龜齡鶴算:比喻人長壽。=龜年鶴壽、鶴算龜齡。

鶴算龜齡:比喻長壽。=龜年鶴壽、龜齡鶴算。古人多以鶴算龜齡祝壽,今人則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稱之。

嵩壽:高壽。

壽考:高壽。詩經.大雅.棫樸:「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歲在龍蛇:指年壽將盡。語本後漢書.卷三十五.鄭玄傳。

壽滿天年:人以自然壽數而死。

壽終正寢:人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

壽終內寢:女子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

現在較普遍且流行的用法是用出生的年代來代稱年紀,例如:「六年六班」是指民國六十六年出生的;「八年二班」指的則是民國八十二年出生的人。

【含謎壽聯多意趣】

清朝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宮」大擺「千叟宴」,宴請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在應邀赴宴的三千九百多人當中,有一位老壽星一百四十一歲,乾隆皇帝知道後很高興,當即以此為題出一上聯:「花甲重逢,再添三七歲月」,叫紀曉嵐應對。按我國古代紀年法,六十為花甲。「花甲重逢」,即兩個「花甲」為一百二十歲;三七歲月,即三七為二十一歲。這樣一百二十歲,加上二十一歲,共為一百四十一歲。這謎聯出得奇特,滿腹文墨的紀曉嵐思索片刻,也以謎聯的形式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我國俗語「人生七十古來稀」,「古稀雙慶」就是兩個七十為一百四十歲,再加上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一歲。這種運用燈謎手法巧藏壽齡於聯語之中,被傳為千古佳話,真是天生的一對! 

傳說南宋著名詞人李清照與她的丈夫趙明誠,一次參加一位一百五十歲老壽星的壽宴,眾人推舉李清照夫婦作聯賀壽。趙明誠不假思索,立即吟出上聯:「花甲重逢,又增而立歲月」。「花甲」為六十歲,「重逢」則是一百二十歲,而立為三十歲,兩數相加正好是一百五十歲。眾賓客正喝采時,李清照的下聯也已吟出:「古稀雙慶,復添幼學青春」。「古稀」為七十歲,「雙慶」自然是一百四十歲;「幼學」是十歲的代稱(漢人戴震輯《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加在一起,恰好是一百五十歲。這對文壇伉儷的含謎壽聯可謂珠聯璧合,天衣無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