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灣殯葬禮俗

台灣殯葬禮俗 - I

儒家的倫理道德二千餘年來,在以農為本的社會體制中,依賴禮教及家庭制度維繫,由君師親長承襲並教育傳統的禮儀規範。在科技的進步帶動工商業的蓬勃發展,造成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大量農村人口湧入都市,居所的遷徙,使大家族隨之瓦解,小家庭取而代之。由於工作的忙碌,造成家庭關係的疏離,傳統的倫理教育功能減退,且學校教育在升學主義推波助瀾之下轉趨功利化,削減人倫道德的教育功能。

台灣在光復前的過去,經歷過各種的坎坷與波折,至七十年代經濟起飛,人民的經濟獲得改善,在普遍富裕的情況下,造就民國八十至九十年代喪葬儀式的奇特景觀,神明遊行、八家將、舞龍舞獅、電子花車等,甚至於光怪陸離、傷風敗俗之表演,時有所聞,物化的價值觀將傳統的人文道德禮制摧殘殆盡。在九十年代今日,仰賴現代化的禮儀公司,移風正俗的導正不良風氣,但由於一般禮儀人員之禮儀素養的內涵不足,很難具有喪禮文化傳承者、教育者的功能,僅為喪禮的協助者與執行者之角色。殯葬服務人員個人專業素養及道德品質的培育和完善,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目的,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汲取專業知識與在禮儀操作的實踐中磨鍊。以尊重生命的道德本性,提昇傳統殯葬文化的素質,以完成端正殯葬禮俗的道德使命

台灣殯葬禮俗 - II

宗教禮儀與殯葬禮儀含混交融:

鬼神崇拜是一種泛文化的現象,是從原始思維的意識型態所形成的「泛靈崇拜」或「萬物有靈觀」,先民渡臺開墾,建立了民間多神信仰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包含了民眾、土地與文化等三個要素,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與大陸隔海相望,地屬邊陲之域,中原文化的禮統傳播大多仰賴具有文化素養的官宦與知識份子,民間百姓多依循大陸原籍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承續漢人原始性格的禁忌文化,反映在殯葬禮儀上自然是多樣化宗教儀式的型態,依台灣省社會處於八十六年進行的「台灣省喪葬設施使用及費用概況調查報告」中,依宗教別所採取殯葬儀式,道教儀式佔61.5%,佛教儀式佔29.5%,單以此二者之宗教儀式已佔所有殯葬禮儀的91%,依此數據可見在台灣地區的民眾,是強烈寄附予宗教信仰儀式的殯葬禮儀。

即使現行的殯葬禮儀帶著濃郁的宗教色彩,殯葬的儀節仍舊從儒家的倫理制度做為開展,在儒家的殯葬禮儀的基礎上,結合宗教信仰做有系統的呈現。儒家的殯葬禮儀最著重的是倫理,宗教禮儀所著重的也是倫理,兩者並不相衝突,反而藉由宗教儀式的相互運用,使家屬在宗教信仰的心靈慰藉下,使悲傷心理尋求一個合乎情理的出口。

台灣殯葬禮俗 - III

日治時期所造成文化斷層:

台灣在清朝時期,凡地方士紳、退休官宦、塾師等,對經典民俗多有涉獵,凡民間為瞭解民俗禮儀及為因應時代環境變遷對禮俗有所增刪時,或相關內容不明瞭時所咨詢的專家、學者。後因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並前後統治五十年期間,日人禁止原有民俗專家、學者的活動,取締原有民俗禮儀,並滲雜日式民俗,民俗禮儀後繼無人終致斷層。迨台灣光復,在以反攻大陸為前提的時代背景下,民俗學未被予重視,民間為適合當時的環境背景而刪繁就簡,在請益無門的情況下,僅能暗自摸索而約定成俗,遂在禮儀上及禮義形成為數頗多的訛誤。延至今日,傳統喪葬禮儀及文書格式,在殯葬業者缺乏禮儀經典及禮俗的涵養上,彼此傳抄、以訛傳訛,不免造成背離典章、乖違人倫,乃至積非成是、眾口鑠金的錯誤現象。

文化的斷層所造成的缺口,最直接且有效的填補方法,必須從教育的方向著手。現代的社會已達高知識的教育水準,生死大事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如何藉由教育的功能建立正確生死觀與殯葬觀的人倫教育是當前重要的課題,以維護社會發展的和諧與平衡。殯葬教育為生死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生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建立的生命的認識與體認,進而瞭解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殯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藉由殯葬的倫理與禮儀教育,對死亡應有的認識與態度,是「重死」,更是「重生」,重視生命的存有與價值。

台灣殯葬禮俗 - IV

現代科學與人文傳統的衝擊:

現代科學提供人們物質生活的舒適與便利,科學主義的興起直接影響日常生活之所需,也帶動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功利主義在此環境下也順勢興起,蔑視傳統的道德文化,使人文傳統在現代社會上舉步維艱。在「現代科學」與「人文傳統」相對衝擊之下,造成文化分裂與對抗的傾向,使一般人以現在的思想無法對「過去」做正確的解釋,不能對「現在」做合理的判斷,同時無法對「未來」有所美好的憧憬。以現代文明的科學思維,傳統的生命智慧變成原始的迷信,喪葬禮儀失去原有維繫人心道德與社會和諧的禮儀技術,卻成為在科學觀念的迷失下,所欲摧毀原始迷信的對象。

傳統殯葬禮儀文化在面對現代社會環境際遇,認為過多繁文縟節,造成太多的精神、時間與財力上的負擔,因此不再如以前傳統社會受到重視,而產生殯葬文化分裂的現象。且現代科學本質上對宗教與禁忌存有著質疑,對殯葬禮儀中之宗教儀式並不抱持完全認同的態度,忽略宗教的生死信仰所具有心靈撫慰的功能,使原有的倫理教育功能也隨之降低,是重科學輕人文的教育體制所產生的必然現象。

科學並沒有錯,而是人們在科學的助力下滿足物質上的需求量,忽視精神生活的培養與經營,錯亂了原有精神上道德心的判斷。殯葬禮儀不論用甚麼方式,都必須培養開放的心靈,並努力消除文化約束與文化偏見,否則很難用客觀的態度瞭解及評價原有的思想傳統,也無法真正理解文化的深刻內涵。殯葬文化「重建」不是「復興」,也不能停留在「本土運動」的意識,強調本土往往不免要與現代科學做對抗。倫理思想的重建不是為了對抗現代科學,而是要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革新傳統文化的精神與面貌,對傳統文化重新做合理的詮釋,使傳統殯葬禮儀適應於現代的社會與生活,朝更合理的方向去發展。

台灣殯葬禮俗 - V

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之根源可上溯到禮經、溫公書儀或、文公家禮及歷代官修禮書等,具有其共同特色的大傳統之喪禮。過去台灣的傳統農業社會時期,家庭中的喪葬事宜多由地方士紳、耆老、左鄰右舍協力集體完成,並且不要求實質上的利益。《禮記》中有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也就是鄰里有喪,恐喪家愕然不之所措之際,便急忙前去協助處理,雖無五服之親,仍義不容辭的熱心助人,是社會倫理之敦親睦鄰的最佳寫照。

當代的台灣,已進入工商業的都市化社會結構,使殯葬業與其他行業相同,轉變成專業服務的商業行為,喪葬禮儀中情感與交流的成分逐漸消失,轉化為純粹的商品、服務的購買。為調合於現代生活的社會型態所需,以及公部門殯葬法律與設施的相關規定,使殯葬禮儀趨於簡單化、制式化、短期化的共同特色,殯葬禮儀所具有的人文意義的呈現實在有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