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禮的起源 - I
並非有人類的出現即有喪葬禮儀的活動,在原始社會鬼魂崇拜未興起前,人們並沒有安葬先人的習俗,而是把先人的屍體棄之溝壑,或置於荒野,《孟子•滕文公上》中說:「蓋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夫泚也,非為人泚,中心達於面目。蓋歸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誠是也,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亦必有道矣。」
中國是人類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原始文明之前就已為逝者舉行喪葬儀式,《易經•繫辭下》說:「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不封不樹,喪期無數。」說明上古之喪葬型式僅藏屍於草中,並無使用棺槨等器物。在《後漢書•趙咨傳》中記載:「《易》曰:「古之葬者,衣以薪,藏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禮記•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堲周,殷人棺槨。」由上述文典考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於死者的安頓,有著不同的處理方式。喪葬活動演進的層面不僅是文化的,也是心理及社會的層面,殯葬的行為發展,個人與群體從精神領域進入到心靈的總體化,屬個人社會化的行為表現及協調。
喪禮的起源 - II
人類的歷史文明隨著原始宗教信仰而開展,從舊石器石代已有原始宗教的觀念和祭祀,到新石器時代的考古遺址已發掘有墓葬和祖靈祭拜,顯示喪葬的文化精神是依存著原始宗教而開啟。在新石器時代封建制度的建立,社會階層改變的情形下,財富及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也意味著宗教權力的集中。在同質性的宗教信仰下,為適應當時社會結構的改變宗教信仰分化為二個層次,一個是權威性社群的宗教信仰,另一則是一般民眾的宗教信仰,權威的宗教儀式以豐富的宗教儀節及飾品,也逐漸引領著一般民眾隨之而往。
原始社會人類為追求以自我為中心的體認,從有形生命發展到無形生命的存有的思維,人類意識到生命中除肉體的行為活動外,尚有一個無形生命的存有,有著超越生命的「靈體」或「靈性」,控制所有一切思想、情感、行為,即所謂的「靈魂」。「靈魂」觀念的出現,將人類的現實生活情境引伸到死後世界的冥想,認為人在世間死亡,肉體雖會腐化,但無形的靈體卻死後脫體而出,有著如活在現實環境中一樣的冥界生活。
靈魂不滅的觀念讓死者與生前群體的相關成員有了情感間的聯繫,導致在殯葬心理與行為上從群聚生活進化到社會性的活動,原始殯葬觀念從原始宗教的靈魂不滅的兩界思想所衍生至對死者進行葬禮的儀式。殯葬心理的變化,形成對於死亡、殯殮、墓葬、祭祀等思想與見解,在殯葬的形式與祭祀的禮儀在物質、禮儀、社會活動也達到實質文化的階段。
喪禮的起源 - III
距今二萬年前舊石器石代晚期的山頂洞人,據考古學家研究分析,發現當時已有墓葬的儀式,在死者周圍撒上赤鐵礦石、礦粉,透過此類喪葬儀式,賦予死者新的生命,或引領其靈魂至另一世界去。
在新石器時代的人們普遍採用土葬,可說明中國「入土為安」的喪葬思想已有深遠的悠久歷史。對先人屍體進行掩埋的行為,是人類對於親族觀念已達到理性的階段,不忍見到親人曝屍荒野,任憑腐爛及受牲畜鳥獸啄食,可見此時孝道之情與親族倫理已趨文明理性的階段。
原始社會中的喪禮,原本是為了保護屍體不受野獸啃食的惻隱之心為出發點,對於屍體處理的方法,《禮記•檀弓上》「葬也者,藏也,欲人之弗得見也。」在人類的智能的增長,在靈魂觀念與喪禮結合後,認為死後的靈魂雖離開身體,仍有可能回到肉體而復活,因此必須把死者的肉體作完善之保存。在靈魂不滅的思維中,認為死者靈魂仍存在此世間,即使死者無法復活,善待死者的遺體,也希望因此可得到死者的福報,原始的喪禮就在靈魂不死的觀念下所演繹出屍體保護的行為。
喪禮的起源 - IV
中國的喪葬習俗從數萬年前的氏族社會制度作為開展,「神農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莊子•盜跖》,氏族社會以建立在共同血源的母系社會為根基,所謂共同血源的母系氏族為當時社會的基本單位,生前為生活而氏族同居,死後合葬也希望靈魂得以彼此照應,血源氏族的公共墓地反映當時社會體制的主要特性與死後世界觀念的存在,此社會結構一直持續到新石器石代晚期,父權制的建立才逐漸轉入父系的社會體制。
初民社會對於死後靈魂歸處的冥界的想像,描述死後世界是屬於黑暗、陰森且淒涼的,在冥國之中的人的生活環境是險惡且淒厲的。
《山海經•海內經》:
北海之內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鳥、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國,有赤脛之民。
死後世界的觀念認為人死後靈魂飛向北方,到達名為「幽都」之境,在幽暗黑濁的境遇中,有猛獸環視著,此國度內的人們只能赤足生活在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先民對死後世界的想像是慘淡無光的陰森寒境,為使祖先的亡魂在死後得到較為舒適的歸宿,讓後人覺得盡到對亡者的責任與自己的心理得以慰藉,墓葬及明器的發展也日趨複雜化及多樣化。
台灣殯葬禮俗 - V
臺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之根源可上溯到禮經、溫公書儀或、文公家禮及歷代官修禮書等,具有其共同特色的大傳統之喪禮。過去台灣的傳統農業社會時期,家庭中的喪葬事宜多由地方士紳、耆老、左鄰右舍協力集體完成,並且不要求實質上的利益。《禮記》中有云:「『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無服之喪也。」也就是鄰里有喪,恐喪家愕然不之所措之際,便急忙前去協助處理,雖無五服之親,仍義不容辭的熱心助人,是社會倫理之敦親睦鄰的最佳寫照。
當代的台灣,已進入工商業的都市化社會結構,使殯葬業與其他行業相同,轉變成專業服務的商業行為,喪葬禮儀中情感與交流的成分逐漸消失,轉化為純粹的商品、服務的購買。為調合於現代生活的社會型態所需,以及公部門殯葬法律與設施的相關規定,使殯葬禮儀趨於簡單化、制式化、短期化的共同特色,殯葬禮儀所具有的人文意義的呈現實在有限。
台灣殯葬禮儀與政策的演進:
台灣從光復初期五零年代,這段時間仍然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型態,一般民眾大多過著簡樸的生活,喪葬型態也與光復初期並無太大的差異。
到六零年代民生工業的興起,我們可以記得當時的省主席謝東閔最有名的一句「客廳即工廠」,政府帶領全國人民打拼經濟,造就後來的台灣經濟奇蹟。
殯葬亂象的原因:
1. 社會型態的改變:在農村中,原本喪葬事務大多由自家人與鄰居來處理,因此對喪葬處理的相關事務及禮儀也由此方式來傳承。當民生工業興起後,年輕人離開農村,到工廠上班或大都會區尋求發展,傳統的喪葬禮儀的承續就產生斷層,處理喪葬的禮儀社就因社會結構的轉型開始承接一般人家的喪葬事宜。
2. 人民的生活轉為富裕:人民享受努力後的成果而開始有了積蓄,在當時社會經濟並不活絡,沒有像現在那麼多的百貨公司、商場、休閒設施等等,而且當時仍屬戒嚴時期,尚未開放觀光,口袋有錢但不知道要怎麼花、到哪邊花。一些不肖的禮儀業者,看準一般人的這個心理,便在喪禮中來大做文章,加入一些不必要的宗教儀節,譬如目蓮救母、齋醮儀式等。
3. 攀比心理的作祟:一般人常利用喪禮的排場來顯示自己的財富、社經地位及孝心,別人有的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就要求處理喪葬的禮儀社想辦法多弄點不一樣的出來,為了得到社會弔詭價值觀的認同,反而背離了喪禮原始出發的意義。演變成後來喪葬儀式中加入一些電子花車、八家將,還有跳脫衣舞,使整個喪禮變得光怪陸離,甚至於違背善良的風俗。
4. 法令過時:光復以後的殯葬政策僅以民國三十五年訂定的【公墓暫行條例】,此政令一直沿用至民國七十二年,在七十二年訂定的【墳墓設置管理條例】內容主要是殯葬設施之設置管理,未規範到 殯葬經營管理、殯葬行為管理、禮儀服務業的輔導與管理,不符合現代人全方位的條件需求。
八零年代,人們依然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Discovery的製作團隊一次來到台灣,看到一次類似宗教性質的盛大行列,便從頭拍攝到尾,後來發覺原來是一個出殯的隊伍行列,在將影片於全世界播放前,取名為「臺灣的奇風異俗」。原本我們以文明古國著稱於世,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與傳統自居,但是由於一般民眾普遍富裕,社會風氣開放,政府又未能去注意,造成台灣喪葬禮儀開始普遍舖張化,使台灣殯葬文化的產生質變。在葬儀社缺乏專業知識及對喪家推波助瀾之下,極盡舖張而違背喪禮的本質。處理先人死亡的莊嚴儀式,所表現出來的卻是讓國際貽為笑柄,也讓政府顏面無光。
到八零年代後期,國內大型的禮儀公司擷取國外的喪禮服務的經驗,對國內喪葬禮儀作改革,從服務人員的外表及禮儀內容徹頭徹尾做個改變,以莊嚴肅穆取代先前的喧囂雜陳。生死學與殯葬教育在此同時,也在國內積極推廣,在產、官、學共同為殯葬改革的努力下,在民國九十一年六月立法院三讀通過「殯葬管理條例」,讓殯葬禮儀規範正式向前邁入一個新紀元。
台灣殯葬文化的省思
台灣傳統社會的喪葬儀式充滿著濃厚的鬼靈崇拜與祖先崇拜的信仰融合,延續漢民族文化思想,並且夾雜著各種價值系統的世俗化與變革化,台灣現代的喪禮成為特殊的社會活動,一般人利用它來別親疏、顯貴賤、表彰功德等,這些作法都是文明時代才有的產物。
以前出殯奠禮最受重視的是子孫、親戚的家奠禮,所有家屬在此最後生離死別中行三跪九叩之禮以展孝思。現在的喪禮則以家奠後的公奠最受矚目,家奠往往草率收場,將主要時間留給隆重的公奠禮。不論家屬或親友皆以其公奠場面大小,參與致意者的官位高低,作為判斷喪家子孫社經地位及人際關係良窳的指標。
喪禮的本質就是「孝」,現今「孝」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已經成為一種值得誇耀的榮譽,在執行喪禮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嚴重的偏差,人們把表現孝道的方式與崇尚奢侈浪費的風氣結合在一起,認為「孝」就是要在喪葬祭祀中用豐富的物質與龐大的儀式來表現,刻意把「孝」給做大。
今日台灣喪葬禮俗最大的亂源,不單是葬儀業者有意誤導或任意添加,民眾的無知或強不知以為知,在在顯示出殯葬教育的缺乏。目前一般人由於對死亡的忌諱,不願去正視死亡的相關議題,造成從小學到大學,在通識教育課程中,完全未涉及死亡及殯葬的相關課程,使得人們對於死亡的概念與死後殯葬儀式的意涵及處理方式,完全毫無概念,只在事件發生後,聽從葬儀業者及相關人員的指示辦理,沒有有自主的想法。
殯葬改革必須長期從教育落實及政令宣導上著手,以達到「美化治喪環境、提倡簡葬及潔葬、減少民眾治喪花費、徹底改革殯葬文化」的目標。
未來可將殯葬教育納入到生命教育的課程範圍中,教導人們對喪葬禮儀的本意有基本程度的理解,喚醒民眾對喪葬禮俗的關懷與認知,以莊嚴肅穆且對往生者之生命尊嚴,做最完美的呈現,達到生死兩相安的境地。
台灣殯葬禮俗 - I
儒家的倫理道德二千餘年來,在以農為本的社會體制中,依賴禮教及家庭制度維繫,由君師親長承襲並教育傳統的禮儀規範。在科技的進步帶動工商業的蓬勃發展,造成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大量農村人口湧入都市,居所的遷徙,使大家族隨之瓦解,小家庭取而代之。由於工作的忙碌,造成家庭關係的疏離,傳統的倫理教育功能減退,且學校教育在升學主義推波助瀾之下轉趨功利化,削減人倫道德的教育功能。
台灣在光復前的過去,經歷過各種的坎坷與波折,至七十年代經濟起飛,人民的經濟獲得改善,在普遍富裕的情況下,造就民國八十至九十年代喪葬儀式的奇特景觀,神明遊行、八家將、舞龍舞獅、電子花車等,甚至於光怪陸離、傷風敗俗之表演,時有所聞,物化的價值觀將傳統的人文道德禮制摧殘殆盡。在九十年代今日,仰賴現代化的禮儀公司,移風正俗的導正不良風氣,但由於一般禮儀人員之禮儀素養的內涵不足,很難具有喪禮文化傳承者、教育者的功能,僅為喪禮的協助者與執行者之角色。殯葬服務人員個人專業素養及道德品質的培育和完善,並非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目的,必須經過長時間的汲取專業知識與在禮儀操作的實踐中磨鍊。以尊重生命的道德本性,提昇傳統殯葬文化的素質,以完成端正殯葬禮俗的道德使命。
台灣殯葬禮俗 - II
宗教禮儀與殯葬禮儀含混交融:
鬼神崇拜是一種泛文化的現象,是從原始思維的意識型態所形成的「泛靈崇拜」或「萬物有靈觀」,先民渡臺開墾,建立了民間多神信仰的「本土文化」,「本土文化」包含了民眾、土地與文化等三個要素,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特殊,與大陸隔海相望,地屬邊陲之域,中原文化的禮統傳播大多仰賴具有文化素養的官宦與知識份子,民間百姓多依循大陸原籍的宗教信仰,基本上承續漢人原始性格的禁忌文化,反映在殯葬禮儀上自然是多樣化宗教儀式的型態,依台灣省社會處於八十六年進行的「台灣省喪葬設施使用及費用概況調查報告」中,依宗教別所採取殯葬儀式,道教儀式佔61.5%,佛教儀式佔29.5%,單以此二者之宗教儀式已佔所有殯葬禮儀的91%,依此數據可見在台灣地區的民眾,是強烈寄附予宗教信仰儀式的殯葬禮儀。
即使現行的殯葬禮儀帶著濃郁的宗教色彩,殯葬的儀節仍舊從儒家的倫理制度做為開展,在儒家的殯葬禮儀的基礎上,結合宗教信仰做有系統的呈現。儒家的殯葬禮儀最著重的是倫理,宗教禮儀所著重的也是倫理,兩者並不相衝突,反而藉由宗教儀式的相互運用,使家屬在宗教信仰的心靈慰藉下,使悲傷心理尋求一個合乎情理的出口。
台灣殯葬禮俗 - III
日治時期所造成文化斷層:
台灣在清朝時期,凡地方士紳、退休官宦、塾師等,對經典民俗多有涉獵,凡民間為瞭解民俗禮儀及為因應時代環境變遷對禮俗有所增刪時,或相關內容不明瞭時所咨詢的專家、學者。後因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並前後統治五十年期間,日人禁止原有民俗專家、學者的活動,取締原有民俗禮儀,並滲雜日式民俗,民俗禮儀後繼無人終致斷層。迨台灣光復,在以反攻大陸為前提的時代背景下,民俗學未被予重視,民間為適合當時的環境背景而刪繁就簡,在請益無門的情況下,僅能暗自摸索而約定成俗,遂在禮儀上及禮義形成為數頗多的訛誤。延至今日,傳統喪葬禮儀及文書格式,在殯葬業者缺乏禮儀經典及禮俗的涵養上,彼此傳抄、以訛傳訛,不免造成背離典章、乖違人倫,乃至積非成是、眾口鑠金的錯誤現象。
文化的斷層所造成的缺口,最直接且有效的填補方法,必須從教育的方向著手。現代的社會已達高知識的教育水準,生死大事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如何藉由教育的功能建立正確生死觀與殯葬觀的人倫教育是當前重要的課題,以維護社會發展的和諧與平衡。殯葬教育為生死教育中重要的一環,生死教育的主要目的在建立的生命的認識與體認,進而瞭解生命的真正意義與價值;殯葬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藉由殯葬的倫理與禮儀教育,對死亡應有的認識與態度,是「重死」,更是「重生」,重視生命的存有與價值。
台灣殯葬禮俗 - IV
現代科學與人文傳統的衝擊:
現代科學提供人們物質生活的舒適與便利,科學主義的興起直接影響日常生活之所需,也帶動經濟繁榮與社會進步,功利主義在此環境下也順勢興起,蔑視傳統的道德文化,使人文傳統在現代社會上舉步維艱。在「現代科學」與「人文傳統」相對衝擊之下,造成文化分裂與對抗的傾向,使一般人以現在的思想無法對「過去」做正確的解釋,不能對「現在」做合理的判斷,同時無法對「未來」有所美好的憧憬。以現代文明的科學思維,傳統的生命智慧變成原始的迷信,喪葬禮儀失去原有維繫人心道德與社會和諧的禮儀技術,卻成為在科學觀念的迷失下,所欲摧毀原始迷信的對象。
傳統殯葬禮儀文化在面對現代社會環境際遇,認為過多繁文縟節,造成太多的精神、時間與財力上的負擔,因此不再如以前傳統社會受到重視,而產生殯葬文化分裂的現象。且現代科學本質上對宗教與禁忌存有著質疑,對殯葬禮儀中之宗教儀式並不抱持完全認同的態度,忽略宗教的生死信仰所具有心靈撫慰的功能,使原有的倫理教育功能也隨之降低,是重科學輕人文的教育體制所產生的必然現象。
科學並沒有錯,而是人們在科學的助力下滿足物質上的需求量,忽視精神生活的培養與經營,錯亂了原有精神上道德心的判斷。殯葬禮儀不論用甚麼方式,都必須培養開放的心靈,並努力消除文化約束與文化偏見,否則很難用客觀的態度瞭解及評價原有的思想傳統,也無法真正理解文化的深刻內涵。殯葬文化「重建」不是「復興」,也不能停留在「本土運動」的意識,強調本土往往不免要與現代科學做對抗。倫理思想的重建不是為了對抗現代科學,而是要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革新傳統文化的精神與面貌,對傳統文化重新做合理的詮釋,使傳統殯葬禮儀適應於現代的社會與生活,朝更合理的方向去發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