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單選題每題 2.5 分,共 40 題(請依題號,將正確答案寫在答案紙上)
1. (4)誄哀弔祝 不屬《文弖雕龍》所歸納出與殯葬文書相關的四類文體。P.8
2. (4)殯葬語言,是指在殯葬活動中直接訴諸於行為符咒文字口語 來傳達思想與感情,是
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模式。P.5
3. (4)誄辭弔文碑文哀辭 原本不是在殯葬禮儀過程中宣讀,大多是寫好之後,抄送亡者家
屬或友人。P.10
4. (1)稱謂姓名綽號字 廣義上是指對人或物所加上的名稱,狹義上指人際間依彼此關係
而產生的稱呼。P.20
5. (1)下列何者是「叔公」死後的的正式稱謂顯叔祖考故叔公亡叔祖考先叔公。P.21
6. (1)媳婦稱亡故「公公」的正式稱謂是先君舅先公公顯舅公先君爹。P.22
7. (4)如果你姊夫的父親年紀比你父親大,你對他的正式稱謂應為親家公親家伯父姻伯
父。P.25
8. (2)何者不是丈夫對「亡故妻子」的正式稱謂先室先妻亡妻。P.23
9. (2)稱對方「先姨父」對應稱謂為外甥姨甥姨姪孝姪。P.24
10. (2)同奮是一貫道天帝教天理教天地教 教友之互稱。P.29
11. (1)在一般中國人(華人)的思想意識中,「死」就猶如歸返回祖 是人回歸到與生存
時完全不同的世界。P.34
12. (1)郡望諡號堂號族譜 是緊跟著姓氏而來的宗族標記,代表整個宗族最早的發源地和
得姓的淵源。P.38
13. (3)李姓的郡望(姓氏發源地)是潁川天水隴西西河。P.39
14. (1)台灣傳統喪俗以懸掛孝燈告知他人宅中有人死亡,因居住環境改變已逐漸以示喪示孝
示白示亡 所取代。P.43
15. (3)豎立牌位做為死者靈魂暫時棲息之處,是古禮設燎設冒設重設奠 的規範。P.46
16. (1)傳統台式魂帛的書寫方式,綠底黑字是父親曾祖母母親祖母 之喪的寫法。P.49
17. (1)下列何者不是子女對已逝母親的正式稱謂故妣顯妣先慈先母。P.65
18. (4)古代一、二三、四五、六七至九 品官之妻稱孺人。P.66
19. (4)訃聞記載年齡以虛歲為主,一般而言三十至六十歲稱得年享壽耆壽享年。P.66
20. (4)按古禮,夫歿妻應自稱未歿人未恙人未壽人未亡人。P.67
21. (2)訃聞中「親視含殮」之「含」,是指淚含飯含弖含衣含。P.67
22. (1)按宗法制度,本身及父親都是嫡長而父先亡,在祖父、母死亡時即作喪主,稱承重孫承重
曾孫承重男承重嗣男。P.68
23. (1)佛教徒及出家眾之訃聞紙張顏色,不論往生者之年齡大小皆可使用黃白紅粉紅
色。P.69
24. (2)悲文哀辭哭文輓辭 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哀悼之辭,而是以年幼夭亡者為對象的一
種創作體裁。P.91
25. (1)弔文祝文疏文悲文 偏重於憑弔古人古蹟。P.92
26. (3)啟靈文禮贊文告窆文告殮文 又稱安葬文,是靈柩下葬時所念之文,目的為告知死者
靈柩即將安葬。P.92
27. (2)傳統祭文習慣以哀維伏尊 字起頭。P.93
28. (1)伏維尚饗嗚呼維哀哉 是祭文中的常用語,意思是恭請亡者享用祭品。P.94
29. (3) 下列何者不是祭文寫作的要領隱惡揚善言詞懇切處處典故、字字珠璣符合格式。
P.94
30. (1)喪禮現場報告的生平事略,時間最好控制在3-55-77-1012-15 分鐘內。P.131
31. (1)謝辭謝啟謝禮謝帖 用於口頭表達,通常由司儀或親友在告別式現場代表家屬誦
讀。P.137
32. (4)下列輓辭,何者不適用於女性懿德常昭閫範長存婺星光黯高山仰止。P.143
33. (1)何者不是撰述治喪時程總表的要領理想性概括性即時性務實性。P.149
34. (4)普門品彌陀經大悲懺梁皇寶懺 不是作七常誦之經懺。P.151
35. (1)妻之弟的正式稱謂是內弟大兄姻弟襟弟。P.25
36. (3)學弟學長學隸末學 是老師對學生的正式稱謂。P.27
37. (1)元配死後,續娶之妻的正式稱謂是繼室側室簉室先室。P.28
38. (4)道士、道姑修行傳道的場所稱道場書齋精舍道院。P.29
39. (1)亡者大殮後,晚輩依血緣之親疏關係,遵循服制開始著孝服稱為成服除服服喪護
喪。P.67
40. (2)引發發引出山出行 是訃聞常用的專有名詞,指告別式結束後靈車「出發」前往
墓園或火葬場。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