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空中大學 100 學年度下學期期中考試題【正參】63
科目:殯葬文化學
ㄧ、填充題(每格 2 分,共 60 分)
1. 求真 是深化自我生命靈性的感受,將人的生命提昇到與神靈等同的存有境界。P8
2. 靈魂不滅 觀念在原始社會已經成型,在圖騰信仰時代,相信人死後靈魂是不會消
失,可以附入某種動物體內來延續生存。P10
3.在原始社會後期靈魂歸宿有兩種想法 雜居人世 與 轉往他處 。p12
4.土葬呈現出 入土為安 喪葬源頭。P15
5. 棺 是埋葬亡者的葬具; 槨 是套在棺外面或環著四周的匣子。P17
6.在中層的禮儀文化中,喪禮的流程有哪四個階段, 初喪禮儀 、 治喪禮儀 、 出喪
禮儀 、 終喪禮儀 。P 19
7.保存遺體最普遍的方式就是 土葬 。P 30
8.要完成天葬要有三個要素, 天葬台 、 禿鷹 、 天葬師 。P 34
9.原始社會的甕棺葬主要有兩大型態, 非裝入葬 、 裝入葬 。P36
10. 黃腸題湊 原是帝王棺槨的形稱,漢代也賞給皇族勳臣作為恩寵。P44-45
11.西晉郭璞的 葬書 是風水理論的集大成。P50
12. 人殉又稱殉葬,是以活人跟著亡者隨同埋葬,有殺死埋葬,也有活埋,是以妻子、
親人或奴隸作殉葬對象。P51
13.所謂 濫葬 是指違犯法紀任意埋葬,將墳墓設在非經政府許可的土地上,造成墓地
管理上的困難重重。P60
14.喪禮的主要目的在於化解 生命的死亡課題,不僅安置物質性的遺體,還引導精神
性靈魂出路。P71
15.孔子主張喪禮的內涵不在於外在物質的奢侈與誇富,應著重在內在精神性的
至哀與至戚 。P75
16.喪禮原本就是人們集體性外在形式的操作文化,不可能一成不變,必然隨時空有所
發展與變遷,同時存在 因襲與 轉換,二種文化表現型態。P89
17.喪服制度是屬於居喪制度的一部份,是生者基於對亡者的摯愛情感與悲傷情緒,發
展出處理喪事的 相關禮儀與居喪生活 。P104
18.從五服的喪服制度中可看到宗法制度下複雜的親屬關係,可區分五大關係: 君臣關
係、 直系親屬、 旁系親屬、 外親關係、 姻親關係。P109
19.台灣習慣將喪服稱孝服,又可分 孝常服 與 孝祭服 兩種。P114
20.喪服輕重也是取法大化的流行與四時運轉,形成 有恩、 有理、 有節、 有權等四
大人情德性。P119

二、簡答題(每題 20 分,共 40 分)
1.請問殯葬的禮儀文化主要有哪三大內涵,請簡述之?P19
(1)涵蓋所有殯葬流程的喪禮制度
(2)在殯葬流程中與宗教科儀有關的祭禮制度
(3)殯葬流程中用語言與文字來傳遞信息與表達哀思的喪葬文書制度
2.請概述現代喪禮如何調適與更新?P94
現代社會,喪禮的技術與設備是需更新,但基本的人性教養卻不能放棄,科技不能取
代人性,經濟不能宰制道德。重要的是生命素質的提升與生命教育的落實,在禮儀
的引導下回歸生命的本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0916969434 的頭像
    0916969434

    阿部的殯葬筆記本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