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文化學(下)
第七章 - 生死信仰的四大主題
生死信仰是原始宗教最為核心的文化內涵,不僅從靈魂的觀念發展出各種崇拜,最為重要的是還是對自我生命的探尋,不斷地面對生死現象進行精神層面的觀念建構,意識到人的生命是與自然生命融為一體,認為人的生命節律正是遵循著自然的節律,人的生死有如晝夜交替與氣候流轉一般,也是一種自然變化的模式。

生死信仰是人類經由數千年甚至上萬年對生存條件與存在意義不斷探尋下的意識與觀念系統,是集體共有的文化意識與精神生活,是具有高度遍在性與流傳性的信仰系統。從原始社會邁入到現代社會,生死信仰依舊是人們依賴的精神支柱與行動指南,殯葬的禮儀操作與文化形式有如活化石般的歷久不衰,能跨越漫長的時空來引領當代人們面對死亡的行動模式,以及對生命存有的價值追尋。

生死信仰是殯葬文化最為深層的觀念系統,殯葬表層的器物形式與中層的禮儀操作,可能會隨著時空的轉換而變遷,但是人們面對生死的信仰觀念卻有如文化基因般的根深蒂固,延續著從原始社會傳承下來的價值信念,作為行為規範與活動面向的主要依據,來指引人們順利渡過因死亡而帶來的生存衝擊。
生死信仰的重點是在跳脫出生死的形式,理解到「人性」的生命本質,此「人性」是超越出物質形態的精神存有,即是人們克服死亡與超越死亡的動力所在,能指引人們在有限的肉體形式中領悟無限的存有,開啟出類同於宇宙法則的心靈境界。

從精神境界來說,「人性」是本於自然和諧的完善形態,是超越出有限性個體的普遍性與無限性存有,每個人都具有著如此本善的人性,追求相應於宇宙法則的自我實現目的。生死信仰可以說是一種回歸生命本善的精神教養運動,從生命有涯的死亡過程中提昇人性無限擴大的存有價值,強調人性不是依附在物化的感官肉體上,而是深化在與天地同一的精神體驗上,人性等同於和諧的宇宙生成法則,人就是具有如此的人性而必然會發展出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作為自我完善追求的實現目標。

生死信仰可以說是殯葬禮儀的體,或者說殯葬禮儀是生死信仰的用,二者有著緊密結合的關係,殯葬禮儀的操作形態與實物形態完全來自於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顯示出各種外在具體的殯葬行為與活動都是由生死信仰的觀念系統來加以支配與實現,若缺乏生死信仰就無法產生各種具體而微的殯葬文化。

生死相續的生命觀,經由道家哲學的詮釋與傳播,其內容更為精緻與豐富,擴大與補充了變形神話的生命觀念,更加強化生死一體化的信念,從生死變化中領悟無生死之理,肯定個體的生死都在萬化流行的道中,所有生生死死的變化現象都是道的作用,人們可以在這樣的觀念認知下,解消掉死亡可能造成的痛苦情感,能對應造化的流行來安時處順。

「死而不絕」是在「生死相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信仰內涵,也是原始社會普遍流傳的生死觀念,強調生命不會因死亡而結束,反而可以「不死」或「不亡」。

「以生制死」是原始社會較晚形成的生死信仰,意識到死亡已是無法避免的生存現象,轉而致力於「論生不論死」的修持工夫上,以造就自身生命的內涵與意義來克服死亡的威脅。是比「死而不絕」更為具體的生死信仰,不去追究死後是否還能保有生命形式,而是集中在對生身的存有關懷,以現世自我精神與人倫的圓滿完成,來對治各種因死亡引發而成的情感衝突。

「以死教生」是用來補充「以生制死」的信仰內涵,在原始社會已有相當講究與複雜的喪葬習俗,有包括對屍體的處理、哀悼、埋葬、祭奠等行為,到了周公的制禮作樂進一步地轉俗為禮,建立起統治者規範的禮儀制度。此套禮儀制度早已成為民間社會深層的結構文化,用以維繫社會倫理正常的運作秩序,不僅坦然地接受死亡的事實,還經由繁瑣的儀式細節,教導生者體悟生命的本質內涵,更要珍惜生時的身心安頓與人倫法則。
鄭志明老師提供
第 16 講 - 當代的生死信仰(P200)
道教是本土化的宗教,其生死信仰是延續著原始宗教、道家、儒家等傳承而來,基本上是涵蓋在此四大主題之內,道教較具特色的生死信仰為長生成仙,可以歸屬在死而不絕的信仰範疇之中,其各種成仙的修鍊方法,豐富了以生制死的信仰文化內涵,提供了具體的養生理論與方法。
道教對傳統社會生死信仰影響最大的是其特殊的法術文化,
主要有三大系統,即養生之術、占驗之術與役使鬼神之術等,發展出龐大的齋醮科儀文化,包含喪葬時專門用來開度拯救亡靈的科範儀式。
佛教也是重視濟度眾生的宗教,傳入中國後深入到民眾養生送死的生活禮儀之中,發展出各種禮佛懺悔的儀軌,來為眾生遠離諸難與消滅諸罪,期求生時的現世利益與死後的往生淨土。但是佛教對眾生的存有關懷是建立在其獨特的生死信仰體系上,最為核心的是輪迴的生命觀,強調靈魂除了不死外還會不斷地投胎轉世,依各自的善惡之業流轉於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面對無窮無盡生死輪迴之苦。佛教認為生是苦死也是苦,是處在剎那不息的遷流變化中,開啟了苦海無邊的生死歷程。
近代傳入中國的天主教與基督教等,是比佛教更重視死後救贖的宗教,主張上帝創造了宇宙,是一切生命的本源與庇護者,以其無上的榮耀來指引人們永生之路。基督宗教的永生是建立在對耶穌的信仰上,相信耶穌是上帝派臨人間的代言人與救世主,以自己性命的犧牲來代人償還所有的罪債,人們可以經由信仰領受耶穌救贖的聖恩,洗滌了原罪,恢復通向於上帝潔淨的人性,重回肉體之外的生命源頭,領受永恆的生命。
基督宗教為了印證人與耶穌的永生恩典,主要有二種象徵性的「聖禮」,一為「洗禮」是死而復活的象徵,二為「聖餐」是印證永生之實在的象徵。
現代社會是多元文化與多元宗教相互交會的場域,發展出當代多元的價值文明,各種生死信仰並立而叢生,極為紛歧多樣。原始社會留傳下來的生死信仰,在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等觀念增補下原本已相當龐雜,近代加上多種外來宗教與外來思潮的流傳,更為錯綜複雜,很難被單一民族或宗教所壟斷,傳統社會延續下來的生死信仰很難再維持其獨佔的局面,必須進入到現代社會與其他生死信仰合流共生。

作為終極關懷的生死信仰,在科技時代的競爭環境下也逐漸地被人們輕視與淡化處理,僅傳承著膚淺的外在殯葬形式,不斷地剝落掉其內在的精神內涵,較少關心生命存有的永恆價值,把人類的命運交付在科技的手中,誤以為醫學技術可以解決生死大事,或者以豐富的物質享樂來優化存有的環境,就可以解消掉生死的悲情。這種精神文明的失落,是現代社會人們集體的共業,逐漸喪失自我生命的主體性,在外在物質的追逐過程中,掉落了自身意義的存有實現。
現代社會不僅愈來愈世俗化,也愈來愈庸俗化,偏重在以消費者喜好為主導的大眾文化上,加上傳播媒體無孔不入的大力渲染,整個社會隨著商業化流行風潮而起舞,是依群眾的趣味與狀況不斷地變遷與流轉。現代社會的價值走向,不是建立在精神觀念的智慧導引上,不再以倫理道德作為最高的指導原則,缺乏儒釋道等系統性的文化教養,更難以將物質功利的生活提昇到內在生命的精神層次上,反而著重在個人欲望的為所欲為,過度投合消費市場的利益需求,強調個人高於群體的獨立人格與生存權利。
造成禮儀形式化最大的罪魁,在於現代人唯利是圖的功利心態,否定了精神性的生死信仰,只重視具體生存的現實利益,導致禮儀形式與信仰內涵是分離的文化現象,即禮儀歸禮儀,信仰歸信仰,二者成為可以互不相交的文化領域,人們可以純用功利心態來經營生命禮儀,不必考慮其背後的精神理念與生死信仰,只重視消費者的喜好與需求,追求禮儀商品的互利買賣,變成了商品化與企業化的殯葬事業,甚至是在商言商的生命事業,只關注到與消費者之間的供給與需求的利潤,是基於財物等價的交換原則,成為雙方謀取生存利益的工具,完全忽略了禮儀原本的生命教育責任。
新的禮儀形式是要建立在新的生死信仰上,此新的生死信仰可以加入各種新的價值觀念,但是不能違反生命本質的主體意識,人性還是會朝向和諧的精神境界,必然是以「向善」來取代「向惡」的衝突,致力於求真、求善與求美的自我價值實現。
第 8章 - 殯葬業的發展
殯葬業是協助人們處理死亡的生命禮儀事業,提供與主持各項的禮儀活動與相關設施,是以專業的殯葬技能來幫助喪家順利地從死亡的關卡中走出,不僅慰藉家屬們的哀情與悲傷,也經由一系列象徵性的禮儀與祭祀活動,逐漸融入到社會的生存情境中,迎接各種新的人生挑戰,也帶有著維護社會秩序與鞏固社會組織的功能。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殯葬業是社會不可或缺的文化事業與禮儀事業,是繼承與發揚世代傳承下的深層文化與生存智慧,是以禮儀的操作來實踐社會集體的價值理念與生活設計,是一種關懷社會與族群的文化事業,更是一種促進社會和諧與教化的禮儀事業,殯葬業不僅鞏固家族面對死亡的生存秩序,更帶動社會集體共生的和諧情境。
當代殯葬業者不僅以生命事業自稱,更要以人道或仁道事業自許。所謂人道或仁道事業,是一種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的產業,或者可以歸類為不是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非營利事業。殯葬業可以是企業體,但是與一般企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公益性的社會服務,是著重在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的公眾投資,雖然有市場經濟的考量,但是更應重視的是公眾服務的使命與公益服務的功能。
殯葬禮儀業可以說是對亡者的第一線服務者,以及是對喪家全過程喪事的服務者,一般稱為「禮儀師」或「喪禮服務人員」。根據民國91年的《殯葬管理條例》第40條規定禮儀師的業務主要有六:
一、殯葬禮儀之規範與執行。
二、殯殮葬會場之規劃及設計。
三、指導喪葬文書之設計及撰寫。
四、指導或擔任出殯奠儀會場司儀。
五 、臨終關懷及悲傷輔導。
六、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定之業務。
殯葬禮儀業除了部分是體力替代的勞務外,需要的是禮儀技能與專業倫理,必須加強的是從業人員的道德涵養與人格素質,是比任何行業更強調文化服務,所有工作人員都必須具備有高素質的職業倫理,不僅要能適應市場的需求,追求經濟效益來擴大職業活動外,更要以高尚道德與誠懇服務來取得消費者的信賴與社會的肯定。
殯葬從業人員應有的五種意識素質:
一、文化意識:視自己為文化人,從事的是服務人群的文化工作。
二、學習意識:不斷地前進自我的專業觀念與技能。
三、公眾意識:強化與公眾的結緣與服務。
四、形象意識:樹立形象提高競爭能力。
五、環境意識:追求人與環境的整體和諧。
殯葬設施業與殯葬禮儀業最大的不同,主要著重在殯與葬的設施服務上,雖然允許私人公司與產業的經營,但是又不適合過度的開放,造成土地的流失與供需的失衡,在市場經濟的自由運作下,導致各種激烈的傳銷手段與失序的惡劣競爭,不僅增大市場營運的風險,也因社會資源的浪費惡化了原有的生態環境。

殯葬設施業本質上應該是一種社會福利事業,為人們提供儀式場地、遺體冷藏、遺體火化與遺體收藏等服務,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利潤的最大化,原則上是以政府的公家經營為佳,提供人們基本的殯葬設施消費服務。
不管是公營或民營的殯葬設施業,都必須重視服務水平與經濟效益的管理制度,殯葬設施業是緩慢有限成長的產業,必須要有長遠的目標興周詳的計畫,企業的組織與營運要有明確的目標,比如殯儀館每年服務的人次,火化場每年設定的營運數量,納骨堂塔每年最高的容納指標,陵園更要對每年開發的面積作明確的管控,期求能循環使用永續經營。
殯葬業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建設的產業,不能只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體,而是一種公共服務設施,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事業,要重視物質性的藝術建設與精神性的文化建設,所有的經營者與行銷者都要共同地創造出自身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的經營建立出產業的特色。
殯葬設施業雖然是有限開發,未來還是無法避免日愈激烈的生產競爭,業者必須在設施設備、員工素質、管理制度、經營策略、資本規模等方面,加深自身經營的文化層次與改革精神來應付各種現實的挑戰,除了講究硬體建設外,還要在軟體上充實,創造更大的文化價值與產業收益。
第 18 講 - 殯葬學與殯葬教育的發展
殯葬是專門的禮俗事業,也可以是一門專業的知識系統與學術領域,就稱為殯葬學。在重知識管理的當今時代,殯葬事業與殯葬學也應該是合為一體,殯葬學提供了殯葬事業的專業學理與知識,殯葬事業則提供了殯葬學的研究與實踐的場域。
在近代學門的各自分化下,隔行如隔山,知識的統整是極為不易,這正是殯葬學術要成立為獨立學門的困難之處,比如要將人文學下的各個學門來進行科際整合,就可能因各自學術背景的差異,常有雞同鴨講的現象,更何況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下的學門分化更細,科際整合的空間更小,難度越大。要將各個學門的學者統整起來,建構出殯葬學門,大致上是各自分工而獨立,很難建構出對話的平台。
鄭志明2005年在台北護理學院舉辦的「生命禮儀-喪葬教育研討會」發表<台灣殯葬學術教育的現況與省思>一文,主張殯葬學可以自成完整的學門,也可以單獨建立殯葬學系。
認為殯葬學的知識體系可以區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以殯葬為核心的學術領域,
第二類是能與殯葬科際整合的學術領域,
第三類是與殯葬相關的學術領域。
此三類的分法是同心圓的三個圓圈,第一類是指最內層的一圈,也是殯葬學核心內容,第二類是界於第一圈與第三圈之間,是殯葬與其他學門相結合的學術領域,可能是最大的一圈,也是內部最為豐富的一圈。第三類是最外圈,原本歸屬在其他的學術領域,但是在內容上又與殯葬大有相關,有助於殯葬學的開展,是輔助殯葬學的知識系統。
以上三大類的分法,是將殯葬學分成核心課題、整合課題與相關課題等,以層次性的安排來確立殯葬學的基本架構,即殯葬學主要還是以第一類的五大門類為核心,未來設立殯葬學科系時,這五大門類應該是必備的課程,或者是核心課程,再吸納某些第三類的課程,來擴大殯葬學的運用內容,至於第二類則依各科系的發展重點,作為必修課程或選修課程。
殯葬學是為殯葬活動與殯葬事業提供學術理論與操作技能,只是殯葬教育的一部分,或者為殯葬教育提供學理的基礎。殯葬教育本質上應該是全民教育,或者說是全民的生命教育,是民眾在社會化的過程必須具備的知識與技能,經由對生命的理解與關懷,能坦然的面對死亡與處理死亡。
殯葬的專業教育,是專指殯葬從業人員的養成教育,提昇業者的專門知識技能與文化教養,可以視為是殯葬生命教育的延伸,特別重視為亡者與生者服務的工作人員自身的生命教育與專業教育。從業人員可以說是殯葬活動的中介者與執行者,是面對亡者及其周邊生者第一線的工作人員,要比全民具備著更高的生命素養教育,必須經由各種教育管道,培養出知識、技能、思想與人格涵養,是帶動殯葬生命教育的主要推手與實踐者,要身體力行,以熱心與愛心來堅持自己的工作崗位。
殯葬的生命教育與專業教育,有助於殯葬的永續發展,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禮儀文化與禮儀事業。
所謂殯葬的永續教育,是教導人們認識殯葬永續發展的文化特性,以及維護殯葬持續發展的奮鬥之道。人類永遠要面對死亡,就不能沒有殯葬文化,也就不能消滅殯葬事業,那麼如何讓殯葬文化與殯葬事業能夠持續地圓滿發展,達到精益求精的完備境地呢?還是要經過教育的管道來大力加以宣導與推動,不僅要對殯葬有正確的認識,還要帶有使殯葬永續發展的使命,用以促進生活的品質來提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永續教育也應教導人們落實了殯葬教育的永續性,無論是殯葬的生命教育或專業教育,在現代社會只是剛起步而已,其基礎是相當脆弱的,若缺乏長期永續經營的理念,也可能遭遇到人類慾望與私心的摧殘而夭折。在當代急功近利的短視文明,殯葬的生命教育與專業教育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也可能被擠壓到社會的邊陲地帶任其自生自滅。殯葬的永續教育,可以說是一種文化教育,要求重市場競爭的產業,也要承擔文化建設的歷史重任,積極地投入生命教育與專業教育的軟體建設,同樣地政府與民眾也要參與殯葬的文化建設,強化殯葬教育來建立永續經營的殯葬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09169694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